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赤溪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赤溪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12-07-20 06:24:54 |
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是黨風廉政建設的基礎部分,也是農村黨的建設的重要方面。農村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代表著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影響著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搞好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對于改善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維護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提高黨的執政地位,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一、赤溪鎮黨組織和黨員基本情況
赤溪鎮轄11個村(社區),其中:10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90個村民(居)小組。黨委下轄3個(機關、教育、老干)黨總支、32個黨支部,3個黨總支下設12個分支部,黨員總數1209人,其中:農村基層黨組織10個,村級黨員領導干部57人,農村黨員860人,占黨員總數的71%。
二、 當前影響本鎮社會和諧穩定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近年來我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貫徹中央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方面,各項工作卓有成效,大多數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可。但是隨著臺山核電、香港隋性物料安置區等項目落戶我鎮后,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也給我鎮社會帶來了不穩定因素。主要表現在幾方面:一是征地補償引發的矛盾問題、二是勞資糾紛問題、三是山林權屬爭議問題、四是土地發包問題、五是社會治安問題等。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一些農村基層黨員干部文化素質偏低,不注意學習科學理論,對現代農村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較少深層次思考,處理能力有所欠缺。二是兩委班子換屆太勤影響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現在有的農村流傳一種說法“一年看,二年轉,三年等著換”。所以相當一部分村干部認為自己只是“臨時”的,對前景心存憂慮,工作怕得罪人,影響到自己的換屆選舉,所以工作不敢大膽開展,這不利于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也不利于團結穩定。三是部分村級基層干部和群眾法律意識淡薄,法制觀念不強,造成“三資”的管理還需進一步加強。四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落實不足。個別村對村級事務的處置、缺少規范的操作制度,從而造成了村內部管理不到位。在制度建設上,對已有的黨風廉政工作制度落實不夠。制度、規章訂了不少,真正執行落實的卻很少,既削弱了農村黨風廉政工作的實際成效,又在群眾中造成了不良影響。
三、對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建議
1、加強教育,提高農村基層干部和群眾的思想政治意識。一方面要對換屆后兩委成員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要加強培訓,注重抓好理想信念、黨的宗旨和中央有關涉農政策、規定的培訓,使村干部轉變思想作風,牢固樹立一心一意為民服務,不斷提高統籌全局的能力。另一方要抓好農村黨員的教育培訓,除了抓好黨的理論學習外,還抓好征地補償、土地發包等有關法律法規的教育培訓,提高黨員群眾的思想意識,確保地方和諧穩定。
2、強化制度,不斷提高農村基層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基層民主決策工作制度,完善基層領導班子民主議事規則,嚴格執行基層黨組織生活制度,完善基層財務管理制度,規范工程建設項目制度,村民民主理財制度等。依靠制度抓管理,依靠民主促進穩定。要堅持按原則辦事,按制度辦事,保持政策的連續性,防止“換人換制度”、“因人定制度”的現象。
3、加強監督,通過監督制約人。擴大農村民主,強化民主監督,建立鎮村組三級黨風廉政監督網絡,真正使人民群眾參與管理集體事務。特別是對農村“三資”的管理要加大監督力度,促進農村“三資”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化。要進一步完善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對在公開中群眾提出的疑問和質詢,要認真對待,向群眾做出明確的解釋。要強化黨內監督,進一步落實各項黨內監督制度,認真開好黨員組織生活會,切實加強農村領導班子內部的監督。
4、嚴明紀律,堅決查處干部的違紀違法行為。堅持糾建并舉的方針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及時收集各種苗頭性、傾向性信息,密切注意動向,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對反映屬實的問題,必須嚴肅查處,對發生因不負責任或失職而引發的重大集體上訪,必須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同時必須及時、嚴肅地查處農村干部中各種違法違紀案件,尤其要查處那些嚴重危害改革、發展穩定的案件、嚴重侵害群眾權益的案件。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