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赤溪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本網 | 生成日期: | 2019-11-09 21:14:28 |
信仰是黨性之本。在江門臺山市赤溪鎮磅礴村委會,有一位99歲的老黨員張華榮。他身體硬朗、思維清晰,尤為可貴的是,老人數十年堅持政治學習不懈怠,真正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張華榮說,作為一名黨員,要鑄造黨性的忠誠,就要深扎信仰之根,就必須深入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提升理論功底、把握時代脈搏、堅定理想信念,這樣才能真正筑牢信仰之基,鑄造黨性之魂。
堅持學習保持黨員先進性
收看電視新聞、翻閱學習資料、閱讀報紙、摘錄要聞、寫下心得……這是張華榮每天都要完成的功課。今年99歲的他,1949年參加工作,1953年入黨,是一名有著66年黨齡的老黨員。
退休前,張華榮一直在赤溪鎮工作,曾是赤溪鎮農委主席、鎮委委員。1980年退休后,老人一直賦閑在家。雖然從工作崗位退下,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張華榮始終沒有忘記學習政治理論、提升自身知識水平。從工作,再到退休后的幾十年間,他受益最多、感觸最深的,就是國家的發展和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改革開放取得的成績是歷史性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更是加深了我對黨的理解和認識。尤其是近幾年來,赤溪鎮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七強八改九提升’行動為契機,以新農村、新面貌、新氣象的護嶺村、長安村為輻射,扎實推進文明村鎮建設,農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作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我切切實實感受到了農村各方面改革發展帶來的實惠。”一說起國家時事、方針政策,張華榮一下打開了話匣子。
張華榮思維清晰,對家鄉往事如數家珍,對最新的方針政策娓娓道來,這得益于他長年以來對國家時事的關注,是不斷學習積累的結果。在家中客廳拐角的小桌上,擺滿了老人平時學習的各種工具——一副眼鏡、幾本資料匯編、一沓報紙以及幾支鉛筆。
“學習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有時候坐在沙發上,我也會順手把書拿起來翻一翻。現在,我主要是看黨的十九大資料匯編。”張華榮一邊說,一邊拿起手邊的學習材料翻閱起來。看到重點處,他還會用鉛筆勾畫,寫下自己的感想,一本老舊而內容豐富的筆記本,是老人多年來學習的見證。
堅守信仰為身邊人樹立榜樣
多年來,張華榮的生活起居由兒媳一人照料。除了為老人料理家務,兒媳還是他學習上最大的幫手。“看到新聞上提到的最新資料匯編,我都會寫紙條讓兒媳幫我買回來。時間一長,她對這方面的知識也有所了解,不用我多說,她每次買回來的學習資料都很合我的心意。”張華榮說。老人堅持不懈進行理論學習,得到了村委會的關注。“我負責轄區的黨建工作,但是感覺自己的理論學習遠沒有張叔這么深入。今后,我不僅要加強自身的學習,還要進一步重視黨員的教育,加強村民群眾黨員、退休黨員的學習溝通,以張叔為榜樣,帶動影響更多的人。”磅礴村黨支部書記袁旭明說,村里的黨員大會、民主生活會,老人沒有一次缺席過。“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我都會參加黨組織活動。”對此,張華榮無比自豪地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2050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張華榮說,到那個時候他已經不在了,但他從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看到了中國的未來,對未來充滿了期待與信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給我的感覺是常看常醒,作為一個老黨員,要堅守信仰,不斷學習,武裝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時代的需要。”對于張華榮這樣的老黨員來說,堅持學習不僅極大豐富了他的精神世界,更是有著共產主義信仰的他最幸福的時刻。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