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沖蔞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本網 | 生成日期: | 2020-02-11 17:22:42 |
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沖蔞鎮委鎮政府以實施“黨建+產業”的模式,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振興之路,取得顯著成效。
別具特色的門樓、寬敞整潔的村場、精致舒適的涼亭、生動有趣的編織品……走進南洲村,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舒適恬靜。在南洲村,你可以在四季果園內看綠樹紅花,可以在公園涼亭與村民們聊天說笑,還可以在鄉村振興展覽館內了解南洲村鄉村振興的故事。


南洲村民黃梅芳回憶,村子以前雜草叢生,很多雞糞,以前不好,蚊子又多,現在整治好,感到很開心,有得玩有得坐,走路腳連泥沙都沒有了。
南洲村民容玉卿也表示,村里還沒有整治之前,臟亂差三樣齊全,經過鎮政府,村書記的發動,現在整治得很漂亮。



南洲村位于沖蔞鎮的西南面,是西海村委會下轄的一條自然村,全村共47戶近200人。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海內外鄉親的共同努力,南洲村累計投入資金約300萬,因地制宜,全面改善村莊環境。
沖蔞鎮西海村委會書記伍凱英介紹,他們在這里修建了編織文化公園,將南洲的編織特產展示出來,顯現其編織文化,在屋后修建了四季果園,南邊修建了黨建公園、污水處理和修建護欄等。
沖蔞鎮黨委唐軍表示,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沖蔞鎮注重保留農村原始原貌,發揚傳統文化,尤其是沖蔞編織文化,同時還將清拆出來的土地合理、合規使用,并以開辦致富車間,發展農村電商,編織產品線上、線下銷售等方式,提高村民收入。



作為江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沖蔞編織的發祥地,西海村有著悠久的編織文化歷史。為此,南洲村按照修舊如舊原則,將閑置的寧昌黎氏學校,改建成集車間和展覽為一體的“鄉村振興展覽館”。展覽館記錄了西海村委會鄉村振興的進程,而館內“致富車間”則解決了村中富余勞動力和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
伍凱英介紹,他們利用閑置學校,改造成為展覽廳、展示廳、銷售廳、體驗室還有一個車間,在車間里有20人工作,將村里富余的婦女勞動力和貧困戶聚在這里工作,收入也是可以的。
容玉卿認為,這樣的做法,第一能增加村民的家庭收入,第二是老來樂,在這里能唱歌,工作累了還能跳下舞,很好的,像她這么老,在這里一個月也能賺一千左右。


自鄉村振興戰略開展以來,沖蔞鎮以實施“黨建+產業”的模式,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振興之路。在整治人居環境方面,沖蔞鎮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以及河道“五清”工作,新建了41個標準化公廁,完成 28個污水處理廠(點) 建設,實現了垃圾集中收集轉運處理100%覆蓋。在脫貧攻堅方面,全鎮幫10戶34名精準扶貧對象自主發展水稻、蔬菜種植等產業,共有8人實施就業轉移,全鎮扶貧戶已經解決城鄉居民醫保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繳費問題,2018年全鎮共有37戶113人實現全面脫貧。


唐軍表示,下一步,沖蔞鎮將以強鎮富民為主線,深推“三清三拆三整治”提升行動工作,努力做好農村保潔、污水處理、鄉風文明等方面工作,并以西海村精品鄉村創建為著力點,講好鄉村故事,傳承非物質文化,帶動農村電商、旅游觀光、鄉村體驗行業發展,努力實現鄉村振興。(臺山電視臺記者:容月梨 梁逸斌)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