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端芬鎮(zhèn)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xù)?
繼續(xù)訪問放棄

梁偉雄/攝
翁家樓位于臺山市端芬鎮(zhèn)廟邊模范村,由旅港翁氏鄉(xiāng)親,于上世紀30年代初建成的五座豪宅組成,三座主樓稱劉備樓、關公樓、張飛樓。它們風格迥異,展示出翁家樓迷人的魅力。
廟邊的田野茵綠一片,空氣中蕩漾著新翻泥土的清新氣息,翁家樓若隱若現(xiàn)在蒼郁的樹林中,潺潺的溪流淌過翁家樓左旁,為它平添了幾分幽靜安逸之情。
走近翁家樓,首先映入眼簾的玉書樓裝嵌著各種形狀的窗,圓形、方形、矩形、六角形、長方形、欖形,隨意分布,不僅實現(xiàn)采光的良好效果,而且以窗裝飾房屋外觀的新穎設計,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穿越圓拱頂?shù)耐庠捍箝T,踏著青苔小路進入大樓客廳,頓覺四面玲瓏,寬敞明亮,涼氣絲絲,沁人心脾。與其余兩座主樓一樣,玉書樓高三層,首層是地下室,屬于生活區(qū)。在這里,你可以見到古老而又陌生的“谷磨”、“石椿”,濃厚的鄉(xiāng)村氣息撲面而來。不同的是廳堂與臥室打破傳統(tǒng)的設計布局,合理使用回廊,使房與廳、房與房互不相干,各自獨立。置身其中,不得不敬佩樓主人當時所具有的超前意識,使此樓雖歷風雨幾十載,但絲毫不損其強烈的現(xiàn)代感。
轉至第三層,凌空而出的一個半筒狀陽臺格外奪目,是早晨與黃昏眺望鄉(xiāng)村景色的好地方。樓頂坐落一個紅柱綠瓦的中國古式涼亭,入夜時分萬籟俱寂,若一家老少,歡聚亭中,共享天倫,真是樂也融融;若一人靜思,一壺清茶,一把古箏,月夜之下獨享幽寂高古之美,其情也馨。涼亭的設計,盡得中國古典文化內涵,使玉書樓華貴中透出高雅之氣,因此當?shù)厝藢⑵浞Q為劉備樓。
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是沃文樓(又稱關公樓),庭前樹林婆娑,與樓同高的椰樹見證了其滄桑的歷史,其主體部分墻身,從二層起用精良的紅磚砌筑。沿著八字形臺階走上,門口采用愛奧尼亞柱是典型的古希臘建筑風格。頂部密封的大圓頂似古代戰(zhàn)將的頭盔,因此該大樓寓意為“關公樓”。大門的設計與裝飾是沃文樓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這扇直徑為3米的拱圓形柚木大門,內嵌五彩進口玻璃,間綴為十字紋,做工精細,鑲綴巧妙,晨光照射發(fā)出寶石般光澤,令大廳滿屋生輝。隨著這五彩玻璃大門的徐徐開啟,仿佛也將你帶入到那個歷史年代:數(shù)十位能工巧匠正按照洋人畫成的設計圖紙,細致緊慎地鑲嵌著剛從洋行購回的五彩玻璃,旁邊大樓也正緊張施工,工人們圍著翁家大老爺努力解讀著洋人設計的建筑特色……歲月流逝,他們當年的辛勤與智慧留給我們豐富而絢麗的僑鄉(xiāng)文化。
清脆的鳥聲打破雨后樹林的幽靜,相忠樓前犬吠雞鳴,是另一番鄉(xiāng)村情趣的景象。相忠樓,別號“張飛樓”,與先前兩樓不同之處是在階梯平臺大門口上方,設計成半圓筒體的建筑嵌在主樓內,三樓砌成圓形窗戶,以大面積的玻璃裝飾,體現(xiàn)出翁家樓非常注重建筑立面造型設計,從而使三座主樓具有自身顯著的外觀,也使翁家樓有別於同時期臺山地區(qū)建造的華僑西式別墅。樓頂設置一座西式立柱圓穹頂瞭望亭,遠觀之氣勢磅礴有如張飛怒目相視的威武之儀。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雨后余輝給翁家樓鍍上一層金色,旁邊的民居升起裊裊炊煙,牧牛的老人正牽著牛徐徐歸來,悠揚的笛子正唱著翁家樓的夢想……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lián)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lián)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