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端芬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5月2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布《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粵府函〔2022〕67號),我市九人排球項目成功入選。


本次省人民政府共批準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4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72項。此次我市入選的九人排球項目屬于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類。到目前為止,我市非遺項目國家級2項,省級3項,江門市級13項,臺山市級18項。
臺山九人排球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體育項目。臺山是目前世界九人排球運動開展的最好的地區之一,也是在我國排球運動史上貢獻最大的地區之一。隨著六人排球的興起,九人排球逐漸退出世界排球運動主流舞臺,唯有臺山人對九人排球運動情有獨鐘,才把這項瀕臨失傳的運動形式保留至今,并成為臺山地區深受群眾喜愛的一項群眾性體育運動。如今九人排球成為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和家鄉人民聯絡感情的載體。臺山九人排球還傳入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為中國體育外交與排球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成為最具嶺南特色的僑鄉文化品牌。

回顧中國排球歷史,臺山占據了重要的歷史地位。1958年7月5日,周恩來總理到臺山觀看排球比賽,接見了臺山男、女排球隊球員和教練員。1972年,周總理又到廣東,在廣州二沙頭體工大隊視察工作,稱譽“全國排球半臺山”。

據《廣東省志?體育志》記載,民國3年(1914年)排球運動傳入臺山縣并迅速得到普及。1928年臺山出現九人排球,1953年開始有六人排球。1927年-1949年,我國處于九人排球階段。這個時期,臺山男排戰績彪炳,多位排球名將代表廣東省和國家參加全運會和遠東運動會,屢獲佳績。1951年,我國排球運動正式采用六人制。臺山競技排球發展再上一個臺階,贏得“無臺不成排”的美譽。同時,臺山將九人排球作為全民健身的群眾性體育保留下來。目前國內僅有海南文昌和廣東臺山分布有九人排球運動。
臺山九人排球和六人排球截然不同,采用五局三勝制,每局21分;場地大,長22米,寬11米;人多,9人成三排,全攻全守;不換位,前排年輕人負責攻、攔,后排經驗豐富老隊員負責防守兼指揮;老少同場競技,適合群眾廣泛參與。
回望臺山百余年排球運動歷史,最顯著的特點是長期以九人排球作為主要形式。臺山九人排球的傳承與發展,豐富了排球文化和區域群眾體育文化內涵,不僅對促進當地社會、經濟、文化、旅游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還對貫徹全民健身計劃、因地制宜地開展群眾體育運動和弘揚優秀體育文化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為了做好九人排球的傳承發展,近年來,臺山市積極組織舉辦各類九人排球比賽,創作《全國排球半臺山》歌曲和編寫《臺山排球故事》《臺山九人排球競賽方法》著作,引進排球影視作品《制勝扣殺》,加大臺山體育名人的事跡宣傳,講好臺山排球的傳奇故事,進一步傳承和發展臺山排球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2021年,臺山市編制了《排球運動發展專項規劃(2021-2035)》。按規劃,臺山將籌建國家排協九人排球文化研究基地,逐步打造以九人排球為主的本土品牌賽事,推動臺山九人排球運動全面發展。此外,我市在2021年與省排球協會共建廣東省排球臺山訓練基地,發揮臺山排球項目省內區域優勢,共促排球運動的發展。2022年,我市將規劃建設臺山市排球文化博物館,進一步擦亮臺山“排球之鄉”金字品牌。




轉發:臺山發布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