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端芬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多虧了小張,我的玉米都賣光了,心頭大石總算放下來了。”殘疾人謝叔早些年來到端芬廟邊村務工,因身患殘疾和文化程度低,單靠耕種的兩畝多田地為生,他口中的“小張”正是廟邊村的一名專職網格員。

在一次下鄉過程中,小張了解到農戶謝叔身患殘疾,且近日因風濕病發作,無法下地耕作,眼看最佳播種時節即將錯過,謝叔愁眉苦臉,不知如何是好。
“村民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無論大小,都要認真辦好。”網格員小張迅速將謝叔情況上報,很快確定好幫扶方案。他積極整合多方資源和力量,組織市殘聯、市紅十字會志愿者和社工來到謝叔家中進行慰問,宣傳相關幫扶政策,并鼓勵他要堅定信心,早日擺脫困境。

“只要有我們網格員在,你的兩畝地就不用擔心。”這是網格員小張對謝叔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也正是這句話,讓謝叔猶如吃了定心丸一樣。說時遲那時快,小張與幾名黨員志愿者擼起袖子,戴著草帽,扛著農具,在田間地頭彎腰勞作,不到半天的時間便幫謝叔播種好兩畝地。汗水浸濕了他們的衣裳,也滋潤了謝叔的心田,他臉上流露出真摯的笑容,連連表示感謝。


為了讓謝叔能夠盡快享受優惠政策,小張多次上門向謝叔宣傳扶持政策,在收集好相關的資料后,聯系社工協助他申請扶持殘疾人家庭發展生產的政策幫扶,幫助他報銷部分種子和肥料的農資,大大減輕了他的經濟壓力負擔。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小張意識到要盡快脫貧,就要提高謝叔的專業耕種技能和抗擊風險的能力。于是,小張積極聯系市的農藝師,組織對其進行一對一授課,開展田間指導、項目跟蹤和市場分析,提高謝叔的種植技能,轉變落后的觀念,引導他根據市場需求,種植一些經濟效益高的農作物,從而達到增收致富。


轉眼間到了玉米豐收的季節,七月天烈日當空,天氣悶熱,大家汗流浹背,但小張和黨員志愿者們不怕熱不怕累,直接打著赤腳挽起褲腳就下田采摘。看到豐收的玉米,小張立即聯系端芬康園中心,開展“買6斤捐贈一斤給端芬康園中心的殘疾人”的愛心團購活動。消息一經發布,愛心人士們個個踴躍購買,不到一天的時間,300多斤玉米一售而空。


“雖然我是一個外地人,也是一名殘疾人,但網格員從來不會差別對待,他們走到田里去,也走進了我們的心坎。”說起網格員,謝叔臉上不禁洋溢著笑容,時不時豎起大拇指點贊。
小張僅是全鎮573名網格員的縮影,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中還有很多活躍在網格一線的“紅馬甲”,他們把網格力量延伸至田間地頭,把群眾關切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用心用情服務群眾,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做好群眾工作。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