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端芬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作為廣東省“百千萬工程”典型培育村,端芬鎮錦江村始終將“百千萬工程”部署要求貫穿鄉村發展全過程,以“僑”為核心紐帶、以“民”為力量根基,通過“聚僑興村、產業強村、治理穩村”三維發力,推動村容蝶變、產業增效、治理提質,在“百千萬工程”實踐中交出亮眼答卷。
一、僑力民心雙向聚,夯實“百千萬工程”建設底盤
聚僑心搭建溝通橋梁。依托涵蓋2000余名僑胞動態數據庫,錦江村精準對接僑胞建設意愿,引導僑胞以資金捐贈、項目認領等方式深度參與“百千萬工程”。其中,錦江村小組華僑梅志明主動捐款110萬元,全額支持環村路修建、運動廣場與文化廣場建設,同步推進全村路燈亮化、公共區域綠化及村場硬底化工程,惠及全村群眾生產生活;在錦屏村環境整治行動中,村民梅鎰生主動擔當“僑鄉聯絡官”,一方面聯絡海外華僑募集資金40多萬元,另一方面發動鄉親投工投勞,為村容整治注入“雙股力量”。
匯民心共筑整治合力。堅持“整治為了群眾、整治依靠群眾”,錦江村各自然村廣泛動員村民自籌資金,形成“人人關心、人人參與”的建設氛圍。其中,瓊林村小組自籌資金180萬元,實施村場重修、排水溝暗渠化改造、巷道硬底化及路燈安裝等工程,全面改善村內基礎設施條件;錦屏村小組實現“治蚊”與“惠民”雙向發力,拆除危破房7間、廢棄豬欄10間,清理孳生地約2000平方米,推進全村供水管網更換與巷道硬底化建設,并規劃建設文化廣場,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

錦江村村道硬底化工程(前)

錦江村村道硬底化工程(后)
二、產業融合提質效,壯大“百千萬工程”經濟支撐
擦亮“水中軟黃金”品牌。依托“臺山鰻魚”國家地理標志優勢,全村鰻魚養殖面積達1700畝,年均為村民帶來收益約170萬元。今年,通過盤活柚柑村74畝閑置魚塘發展淡水魚養殖,為村小組年增收入6萬多元,持續釋放水產養殖潛力。

穩固“米袋子”根基。推廣優質絲苗米種植1100多畝,與端芬鎮富華谷物烘干場建立穩定購銷關系,年解決700噸稻谷銷售難題,構建起從田間到市場的“產供銷”一體化鏈條,保障糧食安全與農戶收益。

三、長效治理固成果,擦亮“百千萬工程”和美底色
建立專業保潔機制。率先試點制定《端芬鎮錦江村委會村莊保潔工作方案》,成立3人專業保潔隊,負責13個自然村的日常清掃、垃圾清運,實現衛生整治全覆蓋、常態化,保障村道整潔、環境宜居。
推行積分制激勵模式。制定《端芬鎮錦江村農村積分制實施方案》,通過村委會自籌、社會捐贈籌集獎勵資金,村民通過清理垃圾、參與綠化施肥、落實“房前三包”等行動積累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等獎勵,充分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形成“人人參與、家家爭先”的良好氛圍。

站在新起點,錦江村將以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為契機,持續盤活閑置資源、凝聚僑鄉合力,讓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奮力譜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篇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