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大江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大江鎮張良邊村位于潭江西北畔,水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發展水產養殖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張良邊村通過下好“三手棋”,扶持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打造“一村一品”,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生根,激活張良邊村發展活力提升村民幸福感。

大江鎮張良邊南溪村
下好產業賦能“發展棋” 推動集體致富增收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張良邊村通過推動引入新會茶枝柑種植項目,引導南溪和北溪村小組開展種植,整合50多畝果園地發包,帶動村集體每年增收3.6萬元。借助結對幫扶單位技術支持,100多畝新會茶枝柑豐產年產值可達250萬元。牽頭成立強村富民公司,聯合沙沖村以強村富民公司的名義舉辦第四屆大江斗洞茨菇嘉年華,注冊“斗洞茨菇”品牌,開展“茨菇文化”系列宣傳活動等,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6.6萬元。以“村村合作”方式,以沙沖經濟聯合社為投資主體,在張良邊村投資助力擴大鱖魚養殖,與沙沖村合作建設桂花魚養殖項目,按比例分配收益,一方面為養殖戶擴大規模、做大做強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以投資利潤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收益2.4萬元。此外,在江門發展集團的支持下,江門農控集團充分發揮國有儲備糧的優勢,積極布局產業發展,牽頭建立大江鎮優質水稻種植基地,推動“小田并大田”聯片種植,通過江發糧油商貿公司與5個村簽訂稻谷種植基地合作協議,發揮龍頭企業產業帶動基地作用,以技術為依托,提高大江鎮稻谷的產量和品質,簽訂基地面積4200畝,輻射帶動耕戶182戶。還助力興耀桂花魚養殖場獲評廣東省標桿家庭農場和江門市、臺山市示范家庭農場,發揮特色產業示范引領作用。

下好為民服務“關鍵棋” 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張良邊村通過爭取上級資源,為迎龍村小組安裝群眾休閑健身體育運動器材,為北溪村和迎龍村小組增添兒童娛樂器材。發動愛心企業家捐資照亮村莊道路,在龍溪村小組至潭江疊涌水閘段捐贈和安裝路燈17盞。引進普惠民生醫療項目,邀請有豐富經驗的村醫夫婦到村衛生站開設中醫館門診,累計接診和服務村民超1000人次。推動張邊、北溪、迎龍3個村小組籌集資金59萬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助推和美鄉村建設。牽頭抓好動態監測幫扶和居間服務,合理利用扶貧(銜接)項目分紅精準幫扶原建檔立卡脫貧戶,每月跟蹤貧困監測戶日常生活,落實“兩不愁四保障”,開展跟蹤服務超650戶次。

下好綠色生態“長遠棋” 打造宜居鄉村風貌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的寶貴財富。張良邊村駐村第一書記區鏡源推動落實《江門市“三結對”幫扶相對薄弱村發展工作方案》,積極溝通聯系,發動市直機關工委、市政數局等部門為薄弱村捐贈樹苗款,爭取江門山東商會對河木村慈善捐資8萬元。通過牽頭做好駐村綠美規劃和建設工作,爭取派出單位支持購買樹木和認種樹苗300多棵。制定和實施“植綠護綠”管護工作方案,培育打造“美麗庭院”1戶、“四小園”提升2處。牽頭做好駐村人居環境工作,帶領村干部職工,根據“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村培育考評要求,全力做好鎮村兩級村莊清潔日活動,強化典型村環境綜合整治。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