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斗山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斗山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11-12-21 01:53:45 |
1、各項經濟指標增長快。至2010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9.18億元,比2006年增長53.3%。其中工業總產值7.29億元,農業總產值1.89億元,第三產業總產值2.28億元,分別比2006年增長20.5%、21.9%和20.3%。2010年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67萬元,比2006年增長65.5%,其中2007年和2008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均增長20%以上,獲得市委市政府連續兩年財稅快速增長獎。農民人均收入5693元,比2006年增長29.4%。五年來實際投入累計30678萬元。其中,2009年引入的總投資1.5億元,占地83畝,以電子及家用電器產品生產銷售為主的臺山愛生電器有限公司于今年6月已全面竣工并將在近期內投入生產經營,預計投產后年產值達3億多元,年稅收500多萬元,提供1000多個就業崗位。
2、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在強化制衣業、鰻魚專業鎮的基礎上,引進家電出口企業、五金制品和水泥陶瓷產業,形成了綠源水產貿易有限公司、綠盛食品有限公司、臺山愛生電器有限公司、臺山市合潤五金塑料有限公司、臺山市堅隆混凝土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齊頭并進的格局,產業結構向多元化發展,更趨合理。
3、招商引資成效顯著。2006至2011年6月,共引進45個內資項目,累計注冊資本12860萬元;引進外資9項,合同外資共2153.31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共1178.04萬美元,連續五年都超額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多年被評為招商引資先進鎮。其中注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的有:臺山市綠盛食品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600萬元,臺山市合潤五金塑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500萬元,臺山市堅隆混凝土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300萬元、臺山市愛生電器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
4、現代農業穩步發展。五年來我們十分注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健康發展,鰻魚養殖、米業加工、蔬菜種植三大特色產業穩步發展,品牌農業效應進一步顯現。全鎮有綠盛食品、綠源水產、徐南養殖、長球米業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家。全鎮有“長球”“徐龍青鰻”等農產品馳名商標。協助市成功申請了“鰻魚”國家地理標志,進一步提升和擴大了我鎮水產養殖業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008年,我鎮被評為省技術創新專業鎮。
5、重點工程順利推進。五年來,先后完成了投資1500多萬元的策文大橋,投資500多萬元的斗山愛鄉橋,投資1200萬元占地面積20畝日處理生活污水達到4000噸的斗山鎮污水處理廠,投資200多萬元近50000平方米沿海高速公路沿邊村委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文體設施(曬谷場),投資190多萬元的六福——楊梅5.3公里農村公路硬底化,投資2100萬元高銅線沖蔞至斗山段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投資220多萬元的中禮大橋,投資47萬元的垃圾中轉站順利完工。投入2000多萬元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完成正坑、石陂塘、豬乸潭灌渠、浮石排灌渠、斗山河堤等30多項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維修和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投入500多萬完成16座省議案工程——排灌站的改造。完成斗山河6公里的清障整治。
6、新農村建設扎實有效。五年來,先后通過發動海內外鄉親捐資一點,向上級爭取支持一點,鎮委政府籌集一點,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蓮洲村十項民生基礎工程投入135萬元;浮石村委會鄉親捐資80萬元鋪設2000多米村外水泥路;唐美村委會旅美僑胞捐資45萬元建涼亭、運動場;其樂村委會投入70多萬元的八項村容村貌工程;斗山圩居委會爭取上級資金支持10萬元的辦公樓全面裝修,墩頭村委會投入40多萬元建新辦公樓。
7、落實責任。堅持把穩定工作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保障來抓,牢固樹立“穩定是第一責任”的理念,層層落實領導責任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
8、健全組織。2009年投入30多萬修建鎮綜治信訪維穩中心,2010年建立墩頭、大灣兩個村級綜治信訪維穩站,中心和基層站在接訪和調解群眾矛盾中發揮了較好作用。
9、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定期分析會制度,認真排查不穩定因素,嚴密防范和打擊各種非法團體活動。
10、抓好群眾信訪。認真接待、及時處理群眾來信來訪,一些信訪難點和舊點由鎮黨政領導包案得到及時化解和調處,連續多年被市評為綜治信訪維穩先進單位。
11、科教文衛事業進一步提高。重視發展教育事業,保障教育經費投入,2010年我鎮成功創建廣東省教育強鎮,并利用創強的機會改善學校辦學設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獎教獎學政策,教育質量得到穩步提升。切實抓好農村公共衛生管理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加大對環衛設施的投入,全鎮環境衛生長效保潔機制日益完善,今年力爭創建省衛生鎮。今年還發動美國鄉親向每個村委會捐贈一部小型垃圾車,解決農村垃圾處理難的問題。圍繞穩定低生育水平目標,創新宣教服務方式,積極開展計生服務和關愛關懷活動。
12、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扎實抓好社保擴面工作,覆蓋率從2006年的68.3%提升到2010年的100%,受惠群眾人數不斷上升,獲得補償報銷的金額不斷增多。另外,五年來全鎮按照政策每年發放優撫金近300萬元,發放各種涉農補貼近1600萬元。
13、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提升。浮石村成為第二批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浮石飄色被選錄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墩頭村委會五福東村成為江門文明標兵村,西柵村委會南安村和環洲村通過江門市級衛生村驗收,五福村委會大安村通過省級衛生村驗收,其樂村委會南溟村等多條自然村榮獲“臺山市文明村”稱號。群眾的精神文明生活日益豐富。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