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斗山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斗山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4-03-28 22:35:16 |
近年來,斗山鎮橫江村認真貫徹落實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要求,聚焦“百千萬工程”,堅持黨建引領,以“黨建紅”賦能“生態綠”“鄉村美”,全面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推動橫江村走出一條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一、擦亮“黨建紅”,激發綠美新動能
扶樹填坑、踩實新土、提水澆灌……植樹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3月12日,在橫江村“我為僑鄉添新綠”植樹現場,市總工會、團委、婦聯、交通、西部沿海高速公司等單位黨員干部50余人種下200棵黃花風鈴木。3月15日,團市委組織發起的我市第二個認捐“綠美青年林”在橫江村落地生根,矗立在村口和進村道路兩側,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橫江村作為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村黨總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將綠美生態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和基層治理相結合,把鄉村綠化、美化工作納入村規民約和“積分制”管理,組織黨員干部每月第二周的周一集中開展“村莊清潔日”活動。持續加大黨員教育培訓,將綠美生態建設納入黨員教育培訓重要課題,提高黨員愛綠、植綠、護綠意識,增強推進鄉村綠化工作本領,凝聚綠美橫江建設合力。同時,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鄉賢座談會等多種載體廣泛宣傳動員,激勵黨員在鄉村綠化、美化工作中當先鋒、做表率,進一步帶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形成“綠化美化人人參與,和美鄉村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厚植“生態綠”,鋪就綠美新圖景
為實現“推窗見綠、開門見景”生態環境,橫江村高位謀劃、高標準部署推進,多措并舉厚植革命老區“生態綠”。一是聚焦“四旁”“五邊”空地區域,立足村莊地形特點、建筑風格、適種品類等實際,深入村民小組,特別對村內背巷細微處閑置地塊進行深入摸排,精心制作綠化規劃圖,明確種什么樹、樹種在哪兒等關鍵要素,為綠美生態建設起好頭、開好步。二是以主題黨日為載體,積極開展“我為僑鄉種棵樹”等義務植樹活動,積極打造各類主題林,開展樹木認養活動,做到“缺水有人澆,樹倒有人扶,損毀有人管”,實現樹不僅種得下,更要種得好。目前,橫江村已種植狐尾椰、玉蕊、黃花風鈴木等苗木1325棵,打造“黨員先鋒林”“青年林”“巾幗林”“鄉賢林”“交通林”5個主題林,橫江村內縣道X811道路初步形成“一路一山五園五林”的鄉村綠化格局,一幅推窗見綠、行道成蔭、全民愛綠、處處美景的綠美新圖景在橫江村徐徐展開。

圖:橫江村綠化規劃圖
三、擘畫“鄉村美”,繪就綠美新畫卷
“以前豆水(土名)這里是一塊空地,雜草叢生,去年底村里環境整治后改造成公園,種上了花草樹木,村里環境靚了很多。現在,越來越多村民自發在房前屋后的空地種一些花花草草,整個村莊面貌都提升了不少。”小道村村民黃伯說。
以綠為底、向美而行,豆水公園的建設是橫江村黨群共建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橫江村通過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發動鄉賢捐贈、村委會兜底的方式,匯聚多方力量改造公園2個,新建星級廁所2個、充電樁3個,新增停車位25個,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建設煥然一新,憑借紅色文化、碉樓洋樓、美麗農村路等資源成功“出圈”,成為鄉村游網紅打卡地,并于去年10月獲評江門市“十大最美鄉村”。“目前,橫江村配套建設了游客服務中心、文創公園、黃新波版畫藝術園等,我們策劃了戶外研學、農耕文化、紅色印跡、藝術文創等4條觀光線路,將村內各種資源“串聯成珠”。接下來,將加大與藝術院校、文旅公司合作,精心策劃形式多樣的鄉村游活動,持續擦亮橫江文旅品牌。”駐橫江村第一書記李鵬舉介紹到。

圖:橫江村
種下一株綠,收獲一片春。接下來,橫江村將搶抓“百千萬工程”發展機遇,緊緊圍繞綠美生態建設要求,以鄉村綠化為抓手,持續開展植樹添綠、環境整治活動,推動形成人人愛綠、積極植綠、自覺護綠的良好氛圍,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
來源:鎮黨建工作辦公室
整理:鎮黨政綜合辦公室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