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斗山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斗山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5-05-06 08:40:32 |
為紀念“五四運動”106周年,斗山鎮團委精心策劃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傳承之旅,通過“追尋藝術足跡”外出調研、“刀筆繪青春”版畫教學實踐及“僑連四海·球聚五一”男子九人排球賽三大主題活動,引領全鎮青年以藝術為媒、以體育為橋,在傳承紅色基因中汲取奮進力量,在創新實踐中展現青春擔當。



追尋藝術足跡 汲取精神力量
4月27日,來自斗山鎮機關、村(居)及醫療系統的團員青年代表踏上前往深圳的研學之旅。首站抵達中國版畫博物館,館內展示了中國版畫博物館和觀瀾版畫基地十年的創作和收藏成果,其中既有諸多自文藝復興以來到現當代國際藝術名家的珍貴版畫,又集中展示當代中國青年版畫家的優秀作品。青年們穿梭其中觀賞畫作、閱讀剖析,通過一幅幅承載歷史記憶的版畫作品,不僅感受到厚重的文化傳承,又體會到中國版畫藝術在新時代的蓬勃發展與創新活力。
接著來到觀瀾版畫村,客家圍屋與現代藝術工坊的碰撞讓青年們眼前一亮。版畫工坊的講解員詳細講解版畫藝術的凸、凹、平、漏四大版種,展示版畫藝術制作流程演變,介紹版畫工坊以原生態的鄉村風情為養分、以精湛的技術手段為優勢,成為中外聞名的原創版畫制作中心。這樣典型的古村落與現代藝術交融的創作空間極大激發了青年對傳統技藝與當代創新結合的思考。



刀筆耕耘鄉土 青春賦能振興
4月28日,青年們回到橫江村黃新波版畫藝術園,開啟實踐篇章。首先藝術園講解員以黃新波的人生軌跡為軸,徐徐展開一幅藝術與革命交織的壯闊畫卷。在強烈的藝術熏陶下,青年們來到橫江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始版畫教學與創作環節。他們手持刻刀,或臨摹經典作品,或自由創作。他們有的以版畫先行者魯迅為材,有的以動物神態為題……木屑紛飛時,濃墨重彩間,一幅幅主題鮮明的版畫作品逐漸成形。
創作結束后,斗山鎮其樂村團支部書記黃寶燕分享感悟:“在博物館和版畫村,看到大師們的作品,領略到版畫藝術的獨特魅力。回來后第一次親手創作版畫,從刻版到印刷,雖然手忙腳亂,但完成作品非常有成就感,收獲滿滿!”
而臺山市交通局駐橫江村選調生周志則說:“外出調研學習感受到版畫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橫江之行見證藝術與鄉村碰撞出的火花,親手創作更體會到藝術扎根鄉土的生命力。”
斗山鎮團委專職副書記陳曉雷表示:“黃新波‘以刀為筆,以畫為槍 ’的革命精神,與五四青年的愛國擔當一脈相承,與團員青年一同近距離感受版畫藝術的歷史脈絡與創作魅力,從中汲取精神養分,增強文化自信,有利于為斗山鎮“百千萬工程”注入蓬勃動能。





凝聚體育力量 綻放僑鄉活力
5月1日,斗山曾玩棠體育館內人聲鼎沸。隨著裁判哨響,2025年斗山鎮“僑連四海·球聚五一”男子九人排球賽活動方案(僑青杯)拉開序幕。發球、墊球、扣殺……九人排球特有的大開大合戰術,將僑鄉青年的力量與智慧展現得淋漓盡致。場邊觀眾呼喊著“僑青杯”助威口號,加油聲浪此起彼伏。


從深圳版畫博物館到斗山田間地頭,從木刻刀鋒到排球賽場,斗山鎮青年用腳步丈量文化厚度,用行動詮釋時代擔當。在這片孕育了黃新波等藝術大家的沃土上,鎮團委將持續創新打造“藝術+體育+實踐”三維培育模式,推動青年力量轉化為推動“百千萬工程”的青春動能,推動文化創意轉化為產業動能,讓“百千萬工程”在青春之力中綻放出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璀璨光芒。
來源:鎮團委
整理:鎮黨政和人大辦公室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