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斗山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斗山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5-06-19 17:11:16 |
在斗山鎮“百千萬工程”的壯闊畫卷中,一股青春力量正以破竹之勢重塑鎮村肌理,從人居環境提升到農業產業振興,青年群體以創新思維、實干精神,在南粵大地上書寫著鄉村振興的“青春答卷”。
青年返鄉:煥新鄉村風貌顏值
橫江神頭村月華水井常年荒草叢生、環境雜亂,村民取水不便,飲水健康受到影響。來自廣州、美國的兩位橫江青年心系家鄉,以回鄉聚會為契機,集結來自五湖四海的113名青年同行者,大家一拍即合、集思廣益,聯合村委會、村小組,眾籌資金約11萬元投入鄉村人居環境建設,將水井實用功能和村民休閑需求相結合,把握“干凈整齊”“植綠增色”“融入鄉愁”三大建設要點,量身定制一套具有橫江特色的建設方案,打造占地600平方米的月華“思鄉井”四小園,在原有基礎上增設太陽能路燈、加栽樹苗、建設花池并打造“思鄉井”紀念碑,用行動詮釋“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擔當,為實現“推窗見綠、開門見園”的美好愿景注入青年力量。

整改前

整改后
青年創新:稻田里長出“致富果”
作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斗山鎮各村主要種植水稻,村集體收入渠道單一,集體經濟收入增速緩慢,近年來,隨著機械化規模化種植,很多邊角地、低效地不適合機器耕種,撂荒風險日增。鎮駐村青年干部廣泛調研先進經驗,依托強村富民公司籌集項目資金5萬元,密切聯系村委會、“兩委”干部、大耕戶等爭取技術、土地、水電等資源支持,以橫江村為試點,采用“強村富民公司+農戶”的聯農帶農模式開展“稻蔬輪種”,實現一田兩收、稻果“共贏”。此外,千禧果種植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工作量大、采摘期長,種植以來實現盈利超1.5萬元,帶動村民就業增收超2.5萬元。目前,已為橫江村千禧果種植新發動村民3戶,下一季計劃擴種至50畝,真正讓千禧果成為橫江村的“致富果”。


青年引智:熱帶作物催生“綠色經濟”
在浮石村,來自政府的50名鎮干部化身新農人,以“綠美植樹”行動為筆,以熱帶農業科研為墨,將志愿服務與熱帶種植項目深度耦合。從關于導入熱帶農業產業的初步思考,到臺山市斗山鎮綠美鎮村項目—探索幾種熱帶特色作物適應性栽培及綠美鎮村模式運營服務落地生根,生態與產業共生的創新篇章徐徐揭開。本次項目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廣州試驗站開展合作,計劃投入資金12萬元,共設試驗田20畝,重點探索斗山鎮咖啡、牛油果等熱帶特色作物綠美栽培模式,并引入種植技術指導、專家定期回訪、三方專業維護等服務,以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為契機,以種植高價值作物為載體,探索生態與經濟雙贏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來源:鎮黨政和人大辦公室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