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斗山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本網 | 生成日期: | 2023-01-16 15:22:32 |
金虎辭歲,玉兔迎春
1月14日下午
非遺文化浮石飄色巡游暨
“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臺山年”迎新春文化活動
啟動儀式在斗山鎮舉行

瑞獅騰躍,飄色起舞。下午三點半,在瑞獅開道下,“趙子龍救阿斗”“嫦娥奔月”“慈航普渡”“木蘭從軍”“穆桂英掛帥”“仙女散花”“劈山救母”“昭君出塞”8臺飄色隊伍浩浩蕩蕩從斗山華僑廣場起色,拉開了巡游的序幕。16名“色仔”身穿戲服、造型各異,在色梗上宛如凌空飄起,不時展示手中的道具。大街小巷里,鄉親父老一路熱情迎送,不少圍觀的觀眾紛紛拿出手機拍攝留念,巡游隊伍所到之處都是一派歡樂祥和的喜氣熱鬧景象。歷經一個小時,巡游隊伍分別穿越公園路、陳宜禧廣場、曾玩棠體育館最終來到斗山濱河公園。








扮演趙子龍的小演員趙浩成今年8歲,學習飄色已有兩年。他表示在巡游的過程中感到很開心和自豪,因為今天能夠充分地將飄色非遺文化展示給了觀眾。趙聲全是浮石飄色臺山市級非遺傳承人,他希望非遺文化能被更多人關注,并得到繼續傳承與發展。


據悉,臺山浮石飄色,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浮石族譜已有正式記載,是一種保持傳統特色的民間文化造型藝術。浮石飄色1999年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飄色之鄉”稱號。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飄色)之鄉”;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飄色由兩個8至10歲的兒童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用“色柜”抬著出游。“色柜”下方的木箱叫做“色屏”,支撐“色仔”的鋼枝,叫做“色梗”。每臺飄色有兩個“色仔”,一上一下。坐在下面的“色仔”稱為“下色”,又稱為“屏”;凌空高立在色梗上的“色仔”稱為“上色”,又叫做“飄”。“飄”與“屏”相互輝映,完美結合,構成奇趣優美的畫面。飄色的兒童須嚴格挑選,長相俊美、膽大開朗者當“色仔”、上“色框”,這被當地民眾視為榮耀。





為滿足全市人民的節日文化生活需求,確保全市人民享受“健康、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市委宣傳部聯合五部門及各鎮街于全市范圍內開展192項“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臺山年”迎新春文化活動。這192項迎新春文化活動類型涵蓋打造節日景觀、“臺山僑鄉文化迎春花市”、文藝展演、場館展覽、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等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文化活動,確保廣大群眾在歡樂、和諧、文明、安全的氛圍歡度新春佳節。
來源:臺山發布公眾號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