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都斛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都斛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5-09-10 15:58:14 |
為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引導青少年真正理解教育承載的意義,9月7日,都斛鎮舉辦“感恩有你,‘益’起同行”公益課堂。活動聚焦“黨建+教育”,充分發揮黨群服務中心陣地作用,精準對接都斛鎮中心小學師生資源,結合教師節日主題,圍繞“文化認知”“榜樣引領”“實踐感恩”三大核心設計課程,全方位滿足青少年的教育需求,讓有溫度的課程“走進”公益課堂,讓感恩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心中。

讓課程“有料”又“走心”,正是這堂公益課堂的獨特亮點——從跨越千年的教師節歷史課、感人至深的優秀教師事跡分享,到激烈有趣的知識競賽,再到充滿心意的手工花束制作,每一個環節都藏著“精準契合”的用心,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課堂中讀懂感恩、學會表達。
教師節認知課上,志愿者老師用生動的語言為孩子們展開了一幅跨越千年的教師節歷史長卷——從古代的“釋奠禮”到現代的教師節,那些代代相傳的尊師傳統,讓孩子們明白對老師的敬愛是流淌在文化血脈里的溫暖約定。而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跡更是讓課堂氛圍愈發濃厚,當聽到張桂梅老師拖著病體點亮女孩求學路時,孩子們的眼神變得格外凝重;當知曉支月英老師扎根深山數十載,用腳步丈量教育的廣度時,有人悄悄攥緊了小拳頭;當了解到張玉滾老師用扁擔挑起山鄉希望時,不少孩子眼里泛起了淚光。這些故事,讓孩子們讀懂了“堅守”的重量、“奉獻”的內涵,也讓他們看見,平凡的崗位上也能綻放出不平凡的光芒,困境之中依然能孕育出希望的花朵。

知識競賽環節,成了孩子們展現學習成果的“小舞臺”。“教師節是每年的幾月幾日?”“教師節是為了紀念誰”......面對一個個問題,孩子們紛紛挺直腰背、高高舉手,生怕錯過回答機會。當被問到“看到老師課間批改作業沒時間休息,你能做什么小事幫忙”時,“幫老師捶捶背”“認真完成作業不惹老師操心”“主動擦黑板”的答案此起彼伏,稚嫩的聲音里滿是真誠。這一刻,榜樣的力量不再是遙遠的故事,而是化作了孩子們愿意親身踐行的行動。

手工DIY課,則成了孩子們傳遞心意的“創作坊”。剛拿到材料時,有的孩子看著散落的卡紙、膠帶犯了難:“老師,這怎么才能做成花束呀?”志愿者老師一邊播放著視頻,一邊耐心指導。漸漸地,教室里響起了互相提醒的聲音:“雙面膠要貼緊,花瓣才不會掉”“用立體雙面膠,花束會更立體哦”。當一束束色彩鮮艷、滿含心意的花束完成時,孩子們捧著自己的作品,臉上滿是成就感。他們小心翼翼地捧著花束,想象著老師收到時的表情,眼里閃爍的光芒比任何裝飾都要耀眼。這堂手工課,早已超越了“制作”本身,讓感恩從抽象的概念,變成了可以捧在手心的溫暖。

“師澤如山,微以致遠”,當秋葉鍍上金黃,我們又迎來了這個滿懷感恩的教師節,這場活動效果如何,孩子們的反饋最是真切——有的孩子纏著老師,追問更多關于教師的故事;有的孩子把花束緊緊擁在懷里,念叨著“要第一個送給班主任”;有的孩子還認真寫下“幫老師做事”的小清單…… 這些真摯的舉動,正是都斛鎮回應“讓青少年學會感恩、理解師恩”需求的生動寫照。接下來,都斛鎮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鏈接更多優質資源,面向更多主體,融入更多元的主題與形式,讓公益課堂成為覆蓋全年齡段、傳遞溫暖與價值的“幸福驛站”,讓不同群體都能在課堂中收獲知識、感受關懷、聯結情感!
來源:都斛鎮黨建和組織人事辦公室
編輯:都斛鎮黨政和人大辦公室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