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都斛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都斛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1-11-12 15:17:06 |
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2020年中央1號文件)和《廣東省農業農村廳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規范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的通知》(粵農農規〔2020〕3號)、《轉發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農業農村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粵委農辦函〔2019〕73號)、《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的指導意見》(粵府〔2020〕43號)精神,為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規范管理工作,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筑新發展格局,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為主線,以保障農民基本居住權為前提,以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體系為重點,按照“屬地管理、實事求是、尊重歷史、因地制宜、依法依規、有序推進”的工作要求,強化指導服務,注重示范帶動,探索建立宅基地三權分置,規范和完善農村宅基地取得、使用、盤活、退出管理,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積極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的新途徑,有效遏制農村村民濫占濫建違法行為,全力推進農村村民居住質量提升、生態環境改善和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實現共建共治共享,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二、目標要求
通過試點實施,逐步厘清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之間的關系,明確各自權能,形成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平等保護的格局;通過探索完善農村宅基地分配、審批、監管、流轉、退出、使用、收益等便民利民制度的方法路徑,遏制新增宅基地違法用地建房行為,推動農村宅基地制度更加健全、權益更有保障、利用更加有效、管理更加規范,為全鎮總結一批可復制、能推廣、惠民生的制度創新成果。
2021年底前,按照“先易后難”的工作思路,初步摸清宅基地相關數據信息,基本建立農村宅基地分配、審批、監管、流轉、退出、使用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機制,使農村宅基地違法違規建房亂象得到初步遏制,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2022年底前,在總結和鞏固2021年試點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對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認真消化吸收,逐步推廣;對尚未成熟的做法進一步研究摸索,總結形成有效經驗。
三、基本原則
(一)堅守工作底線。嚴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底線,符合國家和廣東省關于宅基地管理、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村莊規劃、市場監管和傳統村落保護等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廣大農民意愿和實際需求,切實保障農民合法經濟利益,充分體現農民群眾的主體性,發揮村集體民主議事作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農民權益。
(三)堅持分類處置。堅決落實農村村民建房“一戶一宅”制和八不準規定,保持足夠的歷史耐心,統籌協調、實事求是、分類施策、依法依規、妥善解決宅基地歷史遺留問題,嚴格加強宅基地審批管理,堅決避免引發宅基地糾紛風險,保證農村社會秩序穩定。
(四)堅持集約節約。嚴格落實土地用途管制,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嚴格控制新增宅基地占用農用地,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
四、試點范圍
選取大綱村、競豐義城村為試點村全面推進試點項目,其他村根據實際情況有重點、有選擇地開展試點。各村在完成農村宅基地管理正常業務的同時,有條件的可以開展其他內容的探索。
五、試點內容
(一)做實基礎數據。
結合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農村地籍調查、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發證等工作,全面摸清宅基地規模、布局、利用狀況、用地需求等信息,建立包含宅基地權利人、地類、四至方位、宗地面積、房屋建筑面積以及審批、流轉、執法等信息在內的農村宅基地基礎數據庫。對“一戶一宅”“一戶多宅”“多戶一宅”情況、違建情況、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情況、危房情況、非農村集體經濟成員占用宅基地情況、非法買賣宅基地和農房情況、無戶主信息的宅基地和農房等情況建立管理臺賬。
(二)完善管理制度。
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宅基地管理細則,指導各村(居)完善農村宅基地民主管理程序,適時修訂宅基地和農房建設的村規民約。
(三)規范管理流程。
1.落實集體所有權。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行使宅基地規劃、分配、調整等權利的具體制度。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定宅基地管理章程,完善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宅基地重大事項程序,健全議事協調機制和矛盾糾紛調整機制。
2.落實“一戶一宅”。按照“一戶一宅、限定面積”的原則,完善宅基地分配制度,明確“戶”與“宅”的概念,細化以農戶為單位分配取得宅基地的具體條件和實施辦法。制定農村宅基地權益資格認定辦法,建立宅基地資格名錄庫,界定剛需人群,實行動態管理。
3.嚴格管理審批。建立一個窗口對外受理、多部門內部聯動運行或整合相關資源力量集中辦公的農村宅基地用地建房聯審聯辦制度;公布辦理流程和要件,明確材料審查、現場勘查等各環節的崗位職責和辦理期限;建立農村宅基地用地建房審批管理臺賬。
4.強化日常監管。強化屬地管理責任,提升依法履行宅基地監管職責的能力,嚴格宅基地用地建房全程管理,推行農村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申請審批管理“五公開”制度(即村莊規劃公開、申請條件公開、審批程序公開、審批結果公開、投訴舉報方式公開),嚴格落實“三到場”要求(即申請審查到場、批準后丈量批放到場、住宅建成后核查到場)。探索村級宅基地管理協管員制度,強化日常動態巡查,推動將宅基地納入基層網格化管理體系,及時發現、堅決制止新增宅基地違法違規行為。
5.探索執法機制。創新宅基地執法機制,探索宅基地違法用地認定標準,嚴格執行農村宅基地違法用地行為查處工作指引,疏堵結合,堅決遏制宅基地違法違規行為。
(四)創新管理機制。
在廣泛聽取村民意愿和維護村集體、村民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探索農村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的實施辦法和補償政策;推進宅基地節約集約利用,在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和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基礎上,探索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制度,鼓勵農村村民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向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農戶轉讓宅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采取多種方式,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探索農民公寓(多戶村民集中連片建房)建設,完善農民“戶有所居”多種保障;探索華僑宅基地和農房規范管理的解決途徑。嚴格禁止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嚴禁借流轉之名違法違規圈占、買賣宅基地。
(五)打造樣板村。
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有針對性地開展試點工作,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創建、萬村整治”工程、省村莊規劃優化提升試點等工作,發動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綠化美化、風貌提升、“四小園”建設,抓好農房管控與風貌提升項目建設,推進存量農房微改造和新建農房風貌塑造,努力打造樣板示范村,樹起典型,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建立鄉村農房管控、風貌提升和宅基地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建立高效有力的工作運行機制,提升跨區域跨專業的指揮調度和各項保障能力,確保試點工作穩妥高效開展。各部門要加強指導,督促各村(居)推進落實相關工作,定期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總結推廣好的做法經驗,協調解決現實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試點村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責任,精準施策,細化目標,倒排任務,強化落實,按照時間節點掛圖作戰,確保高質量推進各項試點工作有序開展。
(二)科學編制方案。在充分做好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認真編制農村宅基地規范管理試點方案。試點方案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明確目標任務、建設內容、具體工作措施、進度安排等內容,提高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做到風險可控。同時,要強化方案的規范指導作用,嚴格按照方案開展建設管理,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三)加大支持力度。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試點工作,整合相關資源,使用好專項資金,確保試點工作順利推進;自然資源所要在土地政策、數據共享等方面為試點工作提供支撐;農業農村辦、規劃建設辦、綜合行政執法辦、宣傳辦、財政所、公共服務辦等相關職能部門要為試點工作予以各方面的支持,相關聯的鄉村建設項目力所能及地向試點村傾斜;村莊規劃優化提升項目和農房管控與風貌提升項目要覆蓋試點村;鼓勵試點村引進社會力量和資金參與試點建設與運營維護。
(四)總結推廣經驗。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積極探索,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邊試點邊總結邊完善,形成一批可復制、能推廣、惠群眾、服水土的好做法、好經驗。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后,形成總結報告,由鎮農業農村辦匯總報臺山市農業農村局備案。
(五)做好宣傳引導。綜合運用各類宣傳載體和宣傳陣地,加強宣傳報道,生動反映試點創建帶來的新氣象新成效,反映農村村民的新生活新風貌。切實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入戶宣傳等方式,動員廣大村民關注、支持和參與試點各項工作,切實營造各級重視、各界支持、群眾參與的良好社會氛圍。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