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宴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海宴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5-05-21 20:14:18 |
永和村村民最早從1983年開始引進劍蘭在臺山市海宴鎮種植,從零散種植逐步發展到規范化種植。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朱光衛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同樣一畝耕地,種植一季水稻,農戶得到純利潤500多元,而種植劍蘭一季受益約2萬元,培育種球也有6000元的純利,均遠高于水稻的效益,是當地村民奔康致富的好路子。多年來,為做大做強永和村花卉產業,村“兩委”干部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是深入群眾中廣泛宣傳劍蘭產值高、效益高、成本低,并可與水稻輪作種植的特點,特別是樹立典型吸引農戶主動參與花卉種植。通過能人的示范帶動,全村花卉種植戶已經發展到500多戶,劍蘭種植總面積1300多畝,占了全鎮花卉種植面積的32%,年產值達到1300萬元。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新疆等國內省市和港澳地區。村民建起了新房,開上了小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為進一步提高永和村花卉種植綜合效益,村兩委干部從2017年種植季節開始,調整原來的種植布局,打造一個800畝的連片多色劍蘭種植示范基地。其中沿公路兩旁各往外100米以內種植成花,以外培育種球,并在種植基地旁邊選址建設高標準冷庫,打造一個兼具農業觀光、種球培育、成花銷售功能的完整產業鏈條。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