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宴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海宴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0-09-08 16:11:30 |
近日,海宴鎮3000多畝“海水稻”稻田正式收割。經專家測產,該稻田總產量超1600噸,成品大米預計10月份上市銷售。廣東本土種植的“海水稻”將首次端上大眾餐桌。

當天上午,隨著廣東海洋大學教授、臺山海宴鎮“海水稻”項目負責人陳日勝一聲令下,兩臺大型收割機緩緩駛進3000多畝的“海水稻”稻田,沉甸甸的稻穗“變身”成熱乎乎的谷粒。
“海水稻”學名“耐鹽堿水稻”,海宴鎮南豐村是廣東首個在鹽堿地上完成墾造水田項目并種植“海水稻”的村莊。2019年,海宴鎮通過打造農業產業園,吸引“海水稻發現者”陳日勝團隊來此建立科研育種基地,當年晚造試種750畝“海水稻”獲得豐收,最高畝產超450公斤。今年早造,陳日勝團隊不僅擴大了“海水稻”的種植面積,還在稻田里養殖魚蝦蟹,提升經濟效益。
當前,我國正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研究推廣“海水稻”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而廣東是海洋大省,有近300萬畝灘涂鹽堿地,種植“海水稻”的空間和潛力很大,相關的科研工作在不斷鋪開。今年6月,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牽頭的臺山耐鹽堿水稻試驗基地成立,承擔國家級耐鹽堿水稻育種研究課題,育種試驗已全面鋪開,培育出的“海水稻”種子,可在全省及整個南方區域推廣種植,為貫徹落實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糧食安全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