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宴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本網 | 生成日期: | 2024-02-19 11:33:37 |
近年來,海宴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推進“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為重要抓手,不斷創新矛盾糾紛解決機制,進一步提高基層矛盾糾紛解決效率,有效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強化“1”的中樞核心作用,構建多元解紛新格局
在“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中,“1”指綜治中心,是“1+6+N”整個工作體系的核心樞紐,發揮著統籌指揮、協同落實的關鍵作用。
海宴鎮以黨建引領和群眾的問題需求為導向,通過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助力“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投入100多萬元完善綜治中心硬件設施,建成約600平方米的辦公區域,內設人民調解工作室、法律服務室、心理咨詢室、母嬰室等專業工作室。通過大力推動綜治中心與法庭、司法所等各類調解中心深度融合,組建由海宴司法所、海宴法庭和其他行政部門入駐的聯調隊伍,進一步完善多層布點、多點銜接、多方參與的多元解紛體系,不斷推動人民調解與司法、公安、行政、仲裁、信訪等部門聯動,增強化解社會矛盾效果,切實把綜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糾紛化解的“消化池”。
為充分發揮綜治中心的綜合治理效能,建立與村(社區)網格員、轄區民警輔警走訪摸排、日常接處警,12345政務熱線等信息互聯互通機制,構建同海宴鎮規劃、執法、應急、市監等矛盾糾紛易發領域主管單位的聯席通報機制,建立觸角廣泛的矛盾糾紛情報信息網絡,分類建檔并研判分析,快速響應并將適宜訴前調解的矛盾糾紛及案件導入綜治中心,集中調處化解。自2022年以來,海宴鎮綜治中心共導入矛盾糾紛182起,調處成功176起,調解成功率達97%,有效將矛盾糾紛吸附在本地,解決在基層,化解在成訴之前。

突出“6”的主力軍作用,探索多元解紛新機制。
在“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中,“6”指綜合網格及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基層政法力量和“粵平安”社會治理云平臺等信息化支撐平臺,發揮著訴源治理、矛盾化解、法律服務等專業優勢和主導作用。
海宴鎮積極探索多元解紛新機制,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充分發揮法院、司法行政等基層政法力量,全面構建“法庭+”源頭預防化解矛盾解紛工作體系,2022年推動海宴法庭與司法所首創臺山“庭所共建”模式,整合了法庭與司法所解紛力量,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并建立“訴前調解+司法確認”非訴解紛機制,大大減輕了當事人訴訟成本。
2023年海宴鎮通過法庭與司法所共建模式,以“訴前調解+司法確認”非訴機制解決了3宗關于拖欠薪資和人身賠償的重要案件,進一步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同時也為建立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提供寶貴的借鑒經驗。同時,加快融合“智慧網格+‘粵平安’平臺”全覆蓋立體式智能化工作體系,借助“粵平安”云平臺管理系統最大程度發揮海宴鎮25個網格共1491名專兼職網格員基層治理力量,以數據分析助力矛盾風險預防化解,努力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2023年通過“粵平安”平臺共上報網格事件1144件,辦結1144件,辦結率為100%,大大地提升了信息采集效率和網格事件辦結質量,從源頭做到快速預防矛盾激化,展示了“粵平安”系統賦能網格化的為民服務新速度。

發揮“N”的群防共治作用,織密多元解紛新網格
在“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中,“N”指其他綜治力量。海宴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各行業部門和社會力量承擔多元調紛責任,從各行各業吸取專業的調解力量參與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打造人人參與的社會調解共同體。通過深挖細掘海宴鎮各部門業務能手和社會調解能手,在綜治中心創建特色調解工作室,定期召開調解聯席會議,研判分析各行業領域矛盾糾紛,持續開展社會矛盾專項治理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強化重點領域矛盾問題集中攻堅。
為了進一步推進海宴鎮家庭糾紛綜合調解工作,切實維護老人、兒童、婦女及其他弱勢群體合法權益,成立了海宴鎮家庭糾紛綜合調解工作室。2023年5月由綜治中心牽頭海宴派出所、鎮婦聯、鎮公服辦、村委會等家庭糾紛綜合調解工作室成員成功救助一對流浪在外的莊氏母女。莊氏因家庭糾紛攜其智力受損女兒流浪廣州多年,在得知情況后,綜治中心立即啟動應急機制,指導家庭糾紛綜合調解工作室迅速介入,成功將莊氏母女接回海宴妥善安置。
通過打造25個村(社區)群眾訴求服務站,吸納轄區老黨員、老干部等參與矛盾糾紛化解,激發激活群防群治力量,力推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勞資糾紛等各類矛盾糾紛源頭化解,主動解決訴求,防止矛盾糾紛積聚。實時掌握群眾關注的各類熱點、焦點話題,加大易發糾紛等影響穩定的重點、難點問題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解讀力度,及時排查化解群體性、易激化矛盾糾紛隱患。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