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宴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海宴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5-02-07 10:59:35 |
海宴鎮永和村堅持立足“一村一品”劍蘭花種植產業優勢,積極搶抓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典型村培育建設機遇,著重在強黨建、興產業、聚民心、優環境四個方向持續發力,跑出了永和村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向“強”看齊,堅持黨建引領,統籌推進典型村培育工作
結合轄區實際制定工作方案、任務清單,形成村“兩委”干部、駐點干部分區包干工作機制,夯實組織基礎。組織黨員干部前往番禺、佛山等地學習先進示范經驗,整合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資源,活化利用榕樹頭、池塘邊打造“先鋒講堂”,及時更新宣傳欄公布“百千萬工程”工作進程,用喜聞樂見的形式讓“百千萬工程”深入人心。

向“優”發力,擦亮產業品牌,整合資源探索鄉村致富“新路子”
聚焦永和村劍蘭花特色產業,發揮致富帶頭人作用,創新開設“田間課堂”,在田間地頭為農戶傳授花卉培育和種植技術,輻射帶動全村210戶種植劍蘭花,年種植面積2200畝,產值可達2500萬元。聚焦花卉保鮮存儲難題,永和村高質量完成花卉冷庫二期工程,將庫容量提升至1700m3,根據市場價格波動實現錯峰銷售,搭建助農直播間,實現“線上+線下”營銷并進,不斷深挖劍蘭花市場價值,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帶來1.5萬元投資紅利,助推花卉產業發展。在“劍蘭花”產業的帶動下,推行“企業+農戶”模式種植富貴竹,種植面積300畝,年產值達1000萬元,同時盤活閑置資源大面積推行冬耕冬種,種植蔬菜、辣椒、番薯等農作物,2024年永和村村組兩級集體經濟收入超19萬元。


向“實”著手,凝聚黨群合力,共建共享繪就鄉村治理“新合力”
靈活運用農村積分制,推動基層治理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組織黨員志愿者、村民每月開展一次“全民清潔日”行動,形成“黨員帶頭,村民跟上”治理模式,深入村公共衛生廁所、垃圾回收站點、村道巷道開展環境整治60余次,清理衛生死角219處,在主村道劃設停車位,規范車輛停放。開展黨員戶掛牌亮身份行動,設置“衛生保潔崗”“綠化養護崗”等黨員先鋒崗,扎實做好“四旁”“五邊”106棵新種樹苗管護工作,持續美化公園綠化帶建設,打造推門見綠、移步入園良好環境,大力提升村民居住品質。結合村民節假日返鄉契機,組織村民召開座談會,為家鄉發展出謀劃策,如在2024年10月舉辦五村文化樓、文化廣場落成慶典暨首屆兄弟姐妹大聚會活動,讓廣大村民在活動中切實感受到“百千萬工程”為家鄉帶來的新變化。

向“美”塑形,整治人居環境,堅持內外兼修展現鄉村“新面貌”
聚焦村容村貌問題,永和村以慢不得、拖不得的態度,迅速組織黨員干部勸導群眾主動清理門前屋后衛生雜物60余處,購買更換損壞垃圾桶20余個,規范公廁保潔制度上墻,并通過摸排、走訪形成“三線”問題臺賬,加強與通訊、供電等部門溝通協調完成20余處散落電線清理、捆扎,還原鄉村“天際線”,提升村民居住舒適度。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完成花卉基地觀光路、村仔村橫街等850米路段硬底化建設,滿足村民生產生活需要。聚焦村民休閑娛樂生活需求,高質量完成蒲里村文筆小公園修復工程,活用五村文化樓,購置書桌椅、書架、書籍,規范打造農家書屋,結合重陽節、春節等傳統節日舉辦敬老活動、村級籃球賽等,全面豐富村民精神文化,鋪就村民宜居宜業“幸福”底色。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