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宴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海宴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4-01-12 12:15:48 |

全新的2024年正式開啟,一月份天氣寒冷,隨著進入“數九寒天”,室外溫度低,人們室內活動較多,環境相對密閉,空氣流通不暢,容易造成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江門市疾控中心提醒你:1月注意防范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和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
01
新冠病毒感染

專家提醒
新冠病毒感染屬于“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目前我市新冠病毒疫情處于低水平流行期,有零星散發病例,發生規模性疫情可能性不大。隨著冬季氣溫逐漸降低,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節,混合疊加感染風險增高,提醒市民仍需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
重點人群

兒童、孕婦、年長者、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及醫務人員。
防控措施

1、堅持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勤通風、勤洗手等良好衛生習慣。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規律作息,合理膳食,多喝水,適量運動,調整心態,提高免疫力。
3、注重咳嗽禮儀,咳嗽或打噴嚏時遮掩口鼻,與出現呼吸道癥狀者保持距離。
02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主要通過空氣、飛沫、人與人或與被污染的物品接觸等方式進行傳播,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特點。臨床典型表現為急起高熱、全身酸痛、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癥狀。

據監測數據顯示,12月以來我市報告流感病例持續上升,目前處于高位平臺期,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養老院和幼托機構、中小學校等集體單位聚集性疫情的風險增多,應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重點防范人群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流通不暢的公共場所,做好個人健康防護。
重點人群
年幼者(尤其是2歲及以下的嬰幼兒)、老年人、孕產婦以及有慢性基礎病的患者為需要重點預防的人群,避免引起其他并發癥。
防控措施

1、注意開窗通風,加強室內空氣流通,開窗換氣30分鐘,每天1~2次。
2、少聚集、出行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禮儀、保持社交距離。
3、早睡早起,加強鍛煉,補充足夠營養,規律作息,避免過度疲勞,提高自身抵抗力。
4、接種流感疫苗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手段,建議每年在流感季來臨前及時接種,能更有效建立防護。
03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
諾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腸胃炎常見的病原體之一。諾如病毒感染潛伏期為12-72小時,通常為24-48小時。常見癥狀主要為惡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等,兒童以嘔吐為主,成人則腹瀉居多,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

專家提醒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全年均可發病,每年10月-次年3月是流行的高發季,應警惕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院等集體單位出現諾如病毒的暴發疫情。
重點人群
各年齡段人群對諾如病毒均易感,兒童、老年人、免疫缺陷者及器官移植者屬于高危感染人群。
預防措施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動水至少清洗30秒。
2、不喝生水,蔬菜瓜果要洗凈,食物及貝類等海鮮類食品要煮熟食用。
3、如果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不要堅持上班或上學,特別是食品從業人員,應立即離崗,密切關注健康狀況。
04
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主要是由于燃料燃燒不充分而產生的中間產物,它可以經由呼吸道通過血氣交換進入人體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而形成碳氧血紅蛋白,導致血紅蛋白攜帶氧的能力喪失。其早期表現為:劇烈頭痛、頭暈、心慌、面部潮紅、口唇呈現櫻桃紅色、全身乏力、惡心、嘔吐、嗜睡、意識模糊、視物不清、感覺遲鈍、幻覺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專家提醒
冬季群眾使用煤炭、炭火等取暖的需求增加,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也進入高發期。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發生場所為家庭,主要危險因素包括燃煤取暖、吃炭火火鍋、燒烤、洗澡過程中煤氣熱水器使用不當、汽車排氣系統一氧化碳泄露等。
防控措施

1.室內保持定期開窗通風,定期檢查煤氣有無泄漏。使用管道煤氣爐灶時,管道老化、跑氣、漏氣等情況需要定期檢查。家庭用煤炭時要燒盡,不要悶蓋,煤爐要安裝煙筒。
2.不要長時間在密閉車廂內靠發動機供暖,更不能在發動機持續燃燒時在車廂內睡覺。
3.一旦發現有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應立即開門窗通風,將患者迅速轉移到開闊通風的安全地區,松開患者領口,使患者呼吸通暢,并撥打120急救電話求助。
-END-
文章來源:江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