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機構: |
臺山政府網 |
生成日期: |
2012-08-23 10:09:56 |
武教頭鄺興啟
三合石蓮壙村武教頭鄺興啟的趣聞軼事,三合人有口皆碑。
鄺興啟是少林俗家弟子。他在少林寺學藝有成后,回到家鄉開辦武館,教練村中兄弟習武強身,深受愛戴,名噪一時。有個峨眉山和尚,久聞鄺興啟大名,意欲尋他比武,一較高下。于是南下新寧,一路尋訪石蓮壙村,時鄺興啟正在對面山牧牛。和尚問:“這是石蓮壙村嗎?是否有位鄺興啟師父?” 鄺興啟見這和尚滿面橫肉,知是來者不善。即思對策。答:“正是,鄺興啟是家叔父!” 和尚要他帶路,回到村頭,鄺興啟在那盤要錯節大榕樹下,用手指在一粗大樹根上洞穿一孔,隨即把牛栓在樹根上,帶和尚回武館,在門前搬了個石礅讓和尚坐。和尚暗忖:“一指就洞穿粗大樹根,六、七百斤的大石礅卻信手拿來,可見其功力不凡!”當鄺興啟要燒水弄茶,和尚也就借機露一手。說道:“如此粗大柴條難生火!”說著,接過如臂的木柴,伸開手掌,噼噼啪啪的把木柴劈成一條條細枝。鄺興啟見狀,知其用意。便接過柴枝道:“柴枝雖細,但難引火!”隨即把柴枝搓成柴絨,點火燒水。和尚暗驚:“鄺興啟的侄子功力已如此厲害,鄺興啟其人那就非同小可。”揣度之下,只好借機偷偷溜走。從此,鄺興啟名聲大振。
鄺興啟生有二男一女,曰:如和、如山,女小蓮。他決心把生平所學傳授給兒子。一天,他想測試兒子的膽色,就把他們叫來,然后自己躺在長凳上,要兒子用利劍向他頸部砍下。兩個兒子幾次舉起劍,但始終不敢砍下去。鄺興啟見兒子都沒膽色,就叫來小蓮照樣做。小蓮深知父親武功超卓,毫不猶豫地舉劍就砍。說時遲,那時快,鄺興啟猛然轉身于凳底下,小蓮利劍落在長凳上,入木三分,旁人都捏了一把汗。鄺興啟見女兒膽色過人,十分歡喜。于是一改初衷,把一生所學悉心傳給女兒小蓮。
小蓮長大了,鄺興啟在沖蔞鎮選了一門夫婿,把小蓮嫁了過去。新婚期間,適逢天旱,夫妻拜堂后,還未行洞房花燭之禮,新郎就急著去田間引水灌田。不久,新郎一身血污,手蒙住頭回來。小蓮立即拿出家傳療傷圣藥,給新朗止血,洗凈血污,詳問經過。原來新郎見禾田干涸,到田里引水灌田。一彪形大漢不問情由,用鋤打傷了他的頭,并把他推落圳底。小蓮知道原委,心想:夫婿是弱房,備受岐視欺凌,長此以往,何以立腳?目下禾苗多旱,不及時灌溉,勢心造成失收。小蓮說服翁姑、夫婿,與新郎來到田間,照舊放水入田。先前那條大漢不理三七二十一,舉鋤就砸。小蓮輕輕一閃,順勢一拉,大漢跌個狗吃屎撲在田里。大漢爬起,怒吼著撲來,小蓮又是一閃,使招掃臺腿,把大漢踢出又許。那大漢見占不了便宜,抱頭鼠竄逃回武館,添油加醋地向師父哭訴,說這女子如何的厲害,又如何的辱罵師父。武館教頭怒火中燒,立即點齊徒眾,攜著兵械向小蓮興師問罪。小蓮接過新郎手中鋤頭,鋤在田塍上,縱身一躍,立在鋤柄端上,解下腰帶,但見彩帶翻飛,教頭及一干徒眾被殺得七零八落,四散逃命。
這武館教頭見慘敗在一女子手中,深感面目無光,威信盡失。就暗中密謀了暗殺小蓮的計劃。鄺興啟知道女兒得罪了教頭,犯了武家大忌,必遭橫禍。對女兒女婿叮囑再三,要著意提防。但小蓮技高人膽大,自恃深得父親真傳,也沒在意。就在小蓮結婚滿月回娘家那天,武館教頭按密謀計劃,在小蓮必經之路的過逕暗中埋伏,又買通轎夫,偷偷將轎用鐵線扎實。當小蓮一行人到過逕時,預先埋伏的惡徒跳出來,刀槍齊向轎里刺。小蓮武功雖好,但單人匹馬,事出倉猝,況又在轎中,功力怎發揮?可憐小蓮白白被刺死在轎里,時年僅十八歲。
小蓮枉死后,鄺興啟悲傷過度,萬念俱灰,放棄了教武大計,所以石蓮壙村的少林武功真傳,現存很少,僅留下一部《興啟公之少林武術譜》而已。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