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四九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四九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5-05-20 09:33:14 |
近年來,四九鎮以綠色為底、產業為筆,勾勒出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圖景。通過創新鄉村綠化機制、激活庭院經濟潛力、深耕林下經濟特色,走出一條生態與經濟互促共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綠美鄉村展新顏:共建共享繪就生態底色
四九鎮以東方村、東冠村為示范,創新“共建共治共享”機制,讓綠色成為鄉村最動人的底色。東方村將植樹活動、樹木養護納入農村積分制,村民通過參與綠化獲得積分兌換獎勵,累計發動超450人次參與植樹活動,種植紫花風鈴木、異木棉等苗木1600棵,實現“鄉村添綠、村民增景”。針對廢棄土坡等低效用地,該鎮推行種植戶承包模式,將荒蕪地塊變身“綠美景點”,同步在永慶村百果園推廣白云茶樹等本地樹種,與黃皮、無花果等果樹搭配種植,打造“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的特色生態果園。
東冠村借力全鎮綠化行動,組織人大代表、團員群眾在白虎頭村種植陰香、黃槐、黃花風鈴木,建成村民家門口的“休閑小公園”,實現生態效益與民生福祉雙提升。今年以來,兩村累計綠化面積超2公頃,大大提升鄉村常住人口生活空間綠化覆蓋率,“開窗見綠、出門入園”的宜居圖景逐步成為現實。

庭院經濟興家園:多元業態激活鄉村活力
四九鎮立足“小庭院”做足“大文章”,依托院落空間培育民宿、采摘、茶飲、文化體驗等多元業態,構建“農旅融合、主客共享”的庭院經濟生態圈。在民宿發展上,該鎮盤活閑置農房,打造望崗碉樓、菁木山舍等6家特色民宿,70余間客房融合僑鄉文化與田園風格,旺季入住率達80%,年接待珠三角及港澳游客超2萬人次。
特色采摘與休閑茶飲產業同步發力,下蓢康盈家庭農場、東冠寶貝山生態茶園等基地推出“四季采摘”體驗,無花果、圣女果、草莓等特色水果年總產量超30萬斤,帶動全鎮23款農產品入選“臺山優品”,預計2024年庭院經濟相關產值達3600萬元。結合每年4月舉辦的四九藝術嘉年華,設立農產品展銷專區,推動產品從“山間地頭”走向“市場前臺”,有效拓寬農戶增收路徑。

林下經濟富山鄉:白云茶香飄出振興之路
四九鎮作為“廣東省森林城鎮”,充分利用8.5萬畝商品林、2.5萬畝生態公益林資源,以白云茶產業為核心發展林下經濟,探索“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路徑。古兜山脈擁有全國少數保留的連片野生茶樹群落,原生野生白云茶樹樹齡可達400年,其樹干高大、性狀穩定,形成“越老越值錢”的稀缺屬性,是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憑借“高山生態茶”獨特定位,臺山白云茶在第八屆國際名茶評比中獲銀獎,入選廣東省第三屆名特優新農產品。目前,四九鎮正全力推進“臺山白云茶”國家地理標志商標申報,地方標準已獲江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立項,與華南農業大學等機構合作開展品種登記與種源保護,推動白云茶納入國家種源庫。全鎮已培育多個示范基地,種植面積超650畝,產值突破1000萬元,形成“科研+標準+品牌”的立體化發展格局。
依托古兜山原生茶園與江門市級非遺制茶技藝,四九鎮開發“采茶-制茶-品茶-研學”全鏈條體驗項目。母親節“茶園親子之旅”、暑期非遺研學等活動年均吸引500余個家庭參與,讓游客親身感受“萎凋、揉捻、發酵”等傳統工藝,深度體驗茶文化魅力。結合“藝術四九”品牌,通過茶藝展示、手工制茶互動等形式,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消費場景融合,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與市場附加值,實現生態資源價值的有效轉化。

從“綠美鄉村”到“綠富同興”,四九鎮正以生態為基、產業為橋,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生動答卷。未來,該鎮將繼續深化“綠化+美化+經濟化”融合發展,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為綠美臺山生態建設與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