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革命歷史氣息濃厚,深井鎮還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一河兩岸”風光造就優質的商住環境;萬畝紅樹林、盤皇島、天然水庫等,形成了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
今年以來,深井鎮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牽引,以“紅色+綠色”為發展定位,賡續紅色基因、深挖生態資源,把“三農”工作抓在手上,把鄉村振興落在地上,聚焦生態、經濟、生活“三個關鍵”,積極培育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打造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的紅樹林生態文明特色小鎮。
深挖紅色旅游經濟潛力
作為江門面積最大的革命老區鎮,“紅色”早已融入深井鎮的發展肌理。
2022年7月,深井鎮投入700多萬元實施的臺山縣人民政府成立舊址升級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新布展的2號展館利用沙盤、影像等現代科學技術,采用場景復原的方式,用影像重現當年歷史場景,讓游客身臨其境。臺山縣人民政府成立舊址也成為越來越多機關團體開展黨建活動的選擇,被認定為“臺山市黨員教育基地”。同時,深井鎮改造深井革命烈士紀念碑,建設新深井鎮委黨校和深井驛站,完善周邊配套設施,打造綜合性紅色教育基地。
為建設有顏值、有內涵、有溫度的開放式黨建陣地,深井鎮不斷完善鎮委黨校功能,提升配套,新校址配備有教學樓、專用教室、研討室等功能室,配套小文體室、深井革命歷史臨時展示廳、旅游驛站等設施,充分滿足學校師生的研學需求。
隨著各個紅色旅游景點的投用開放,深井鎮迎來了一批又一批游客。今年以來,臺山縣人民政府成立舊址共接待來訪學員81批、3200人次,深井鎮委黨校承接臺山市級培訓班2個,培訓80人次。
目前,深井鎮計劃深挖紅色旅游經濟潛力,以紅色文化、綠色生態、文旅等內容作為招商引資核心,有機整合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和特色農產品等各類資源,著力發展民宿、農家樂及田園綜合體等現代產業,以鄉村旅游帶動農家樂、民宿、特色農產品銷售等多產業融合發展,為推動鎮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綠水青山變成“幸福靠山”
萬畝紅樹林,鷺鳥舞翩躚。初到深井鎮,很多人都被這里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所吸引。
深井鎮地處鎮海灣東部,全鎮有75公里海岸線,是典型的紅樹林海岸帶。鎮內紅樹林面積約1000公頃,是廣東省內面積最廣、規模最大的紅樹林區之一。為此,深井鎮深挖生態資源,積極推進鎮海灣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配合建好首個省級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開發沿海紅樹林生態旅游路線,進一步推進美麗圩鎮建設和完善深井碧道濱水長廊配套設施,全面提升鎮域環境。
沉香被譽為“植物中的鉆石”,沉香產業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目前,深井鎮奇楠沉香種植面積約400公頃(6000畝),預計未來種植面積將超1333.33公頃(2萬畝)。今年5月,總投資6億元、規劃種植面積333.33公頃(5000畝)的鑫香林業沉香項目成功落戶深井鎮,計劃打造集培育、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生態旅游于一體的沉香基地,進一步延長沉香產業鏈,提升沉香產品附加值,將沉香產業打造成特色富民產業。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深井鎮還大力發展香水檸檬、南藥等林下經濟作物種植,已取得初步成效。
在綠色發展道路上,深井鎮提速綠色體系建設。該鎮聚力建好產業集聚區那扶片區,支持廣東洲星農業發展項目建設,建成后將輻射帶動周邊萬畝馬蹄種植;今年11月,總投資1.1億元的長球農業科技項目成功奠基,該項目從產業源頭抓起,加強優化“種+產+銷”對接,高標準深度打造“從田頭到餐桌”產業鏈;深耕江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深井柴火豆沙制作技藝”產品,打響特色品牌知名度;推進麻黃雞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深井基地建設,做大做強麻黃雞育種、養殖、加工等關鍵環節。
接下來,深井鎮將繼續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紅樹林生態、林下經濟等特色資源優勢,把鎮村發展的短板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奮力建設強富綠美新深井。
來源:江門日報
作者單位:江門日報社
責任編輯:徐蓓蓓 張心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