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機構: | 臺城街道辦事處 | 生成日期: | 2021-07-02 21:50:40 |
為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近日,臺城街道各基層黨組織開展“十個一”系列活動慶祝建黨百年,全體黨員熱情高漲,全情投入,以實際行動向黨獻禮。
開展一次關懷慰問行動。臺城街道領導班子、駐點團隊及村(社區)走訪慰問老黨員和困難黨員。在環南社區老黨員陳盤夫、朱兆源的家中,臺城街道黨工委書記楊趣明與他們親切交談,詳細詢問身體狀況和生活狀況,叮囑基層黨組織要時刻關心、關懷老黨員,用心用情做好服務保障工作,讓老同志在政治上有榮譽感、組織上有歸屬感、生活上有幸福感。


為一批黨員頒發紀念章。臺城街道各基層黨組織為黨齡達50周年、表現良好的黨員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上門走訪看望因身體原因、行動不便未能參加紀念章頒發儀式的老黨員,為他們頒發紀念章,感謝他們為黨無私奉獻,并鼓勵他們繼續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黨的事業和臺城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表彰一批先進。臺城街道黨工委對一批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表彰他們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動實踐中作出的貢獻,勉勵他們再接再厲、再創佳績,激勵引導臺城街道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學習先進、銳意進取,在奮斗“十四五”、奮進新征程中展現作為。


收看一場慶祝大會。7月1日上午,臺城街道各基層黨組織分別組織黨員干部收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直播,認真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廣大基層黨員干部深刻領會到近代以后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共同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歡欣鼓舞。


開展一次專題黨課。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臺城街道各基層黨組織為黨員上了一堂專題黨課,街道駐點領導、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和優秀老黨員深情講述革命先輩奮斗歷程,激勵黨員要把握歷史機遇,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在桂水片區黨校,臺城街道黨工委書記楊趣明和老黨員共同回顧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老黨員們紛紛表示,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心,要用一言一行維護共產黨員的形象,用一舉一動履行對黨的誓言。


組織一場黨員政治生日會。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時刻,臺城街道各基層黨組織召集老黨員和新入黨黨員開展“黨員政治生日會”主題活動,老黨員上臺分享入黨故事,與在座黨員回憶入黨初心,重溫紅色歲月,各基層黨組織為黨員送上祝福賀卡和生日蛋糕,齊唱紅色歌曲,進一步提升了黨員的身份認同感,增強了廣大黨員的黨性意識。


重溫一次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對黨忠誠,積極工作……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各基層黨組織書記帶領黨員面向鮮紅的黨旗,重溫入黨時對黨和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鏗鏘有力的誓言表達了對黨的無限忠誠和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堅定決心,進一步增強了黨性觀念,筑牢了政治忠誠,堅定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理想信念,永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組織一次紅色教育活動。臺城街道各基層黨組織陸續到臺山各紅色教育點深入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在深井地區革命斗爭紀念館、李立烈士紀念亭、街道片區黨校等紅色教育點,臺城街道黨員干部走訪參觀,認真聽取講解員講述紅色革命故事。通過教育活動,黨員對臺山革命建設、改革開放歲月的艱苦歷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接受黨性教育和精神洗禮的同時,更加堅定了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仰與熱愛。

完成一批民生實事。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臺城街道各基層黨組織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整治人居環境、修復坑洼路面、安裝路燈、打造小公園、施劃停車位……截至6月底,首批民生微實事全部完成,民生實事已完成五件,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發展一批黨員。臺城街道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黨員發展工作,從年輕隊伍、優秀人才隊伍中吸收新鮮血液,在防疫抗疫、鄉村振興、創文工作等重大事項中考驗黨員干部,錘煉奉獻擔當品質,積極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助力黨的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臺城街道“十個一”系列活動進一步激發黨員的干事熱情,有效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下一步,臺城街道將繼續強化基層黨建工作,將活動成果轉化為解決群眾難事的能力、辦好民生實事的活力、推動臺城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58386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