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機構: | 臺城街道辦事處 | 生成日期: | 2024-10-11 17:32:10 |
什么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引起的、通過媒介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蟲媒傳染病。常見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登革熱高發季節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開始逐漸增多,8-10月份為發病高峰期。潛伏期3-14天,一般5-9天,全人群普遍易感。

登革熱如何傳播?
登革熱是經媒介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徑傳播。人與人之間一般不會直接傳播疾病。在我國,登革病毒主要通過白紋伊蚊(廣東俗稱“花斑蚊”“黑斑蚊”)叮咬傳播。當登革熱患者或隱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體內一般需經大約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過叮咬將病毒傳播給人。我國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潛伏期一般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發病(稱為隱性感染者)。能傳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國分布廣泛,病毒輸入后可以快速傳播擴散。
登革熱有何癥狀?
發燒(可達39℃):發燒是感染登革熱之后最常出現的癥狀,并感覺十分疲憊,有時還會出現厭食、惡心、肚子疼、腹瀉等癥狀。
“三痛、三紅”:頭痛、眼眶痛(感覺眼睛冒火)、全身肌肉骨關節痛(腰酸背痛),以及面部、頸部、胸部潮紅。
皮疹:發病第3-6天時,有的患者會在面部和四肢出現皮疹、發癢等癥狀,3-4天后消退。
出血表現:個別病例在發燒5-8天后出現流鼻血、牙齦出血、月經過多、皮下出血、尿血等表現。

如何預防登革熱?
減少外出,避免交叉感染:盡量不去或少去登革熱流行區域旅游,盡可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并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涂蚊蟲驅避藥物,避免蚊蟲叮咬。
做好環境衛生整治: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及時清除各種無用積水,如溝渠、天臺等地面積水,填塞竹節、樹洞。對于長期無法清除的積水,可投放殺滅幼蟲的緩釋劑,切斷傳播途徑,降低蚊媒密度。
室內防蚊要牢記:家中建議安裝蚊帳、紗門、紗窗等防蚊設備,適時使用蚊香、電子驅蚊器等裝備,科學使用質量合格的殺蟲噴霧劑滅蚊。
做好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皮疹、關節痛等癥狀及時到醫院就診,并將相關外出史告知醫生。



來源:國家疾控局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58386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