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機構: | 臺城街道辦事處 | 生成日期: | 2021-12-08 19:20:43 |
為引領文明新風尚,開展有創意、有溫度的文明實踐活動,近日,臺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加強志愿服務項目策劃和組織,進一步聚焦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在桂水村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培訓。藍天救援隊向志愿者們細心傳授急救方法,志愿者們為本次活動豎起大拇指。這是臺城街道廣大志愿者積極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一個生動縮影。

▲臺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藍天救援隊開展志愿服務培訓
自2018年以來,臺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認真做好省級第一批試點、全國第二批試點建設工作,聚焦文明實踐“14536”工作思路,以群眾為中心的“菜單式”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模式,著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文明之光點亮市民新生活。

▲舉辦“童心向黨創意繪畫”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截至2021年12月,臺城街道率先打造環南社區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樣板間”,利用雙聯動服務模式,加強“文化惠民”“親子活動”“家校共建”等服務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打造“幸福環南”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榮獲了廣東省“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稱號、江門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雙聯動”工作試點項目三等獎。
黨建引“領”,文明實踐“先鋒崗”動起來
讓黨旗在文明實踐一線高高飄揚。臺城街道、村(社區)兩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工作“一線指揮部”的作用,履行主體責任,統籌協調各類資源,推動街道、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創建。臺城街道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做志愿者、做宣講員,引導全街道專業講師、先進模范、退休教師、能人巧手等各領域人才加入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和志愿講師團,積極推進文明實踐工作。

▲開展“書記講堂”活動

▲組織多支志愿服務隊為群眾提供豐富多樣的志愿服務
資源相“融”,優質試點“樣板間”建起來
臺城街道整合黨群服務中心、片區黨校、樂家園、文化站、文體廣場等資源,把文明實踐陣地與公共服務設施和文化陣地相結合,搭建能互融的文明實踐陣地;組建可復制的人員架構模式,按照“1+3+N”模式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華僑志愿服務隊、百姓宣講服務隊、居民志愿服務隊等85支志愿服務隊,營造全民參與的大融合格局,繪制一張可復制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施工圖”。

▲臺城街道成立志愿者導師隊伍

▲臺城志愿服務隊開展文明城市志愿服務
特色推“動”,群眾參與“手拉手”握起來
臺城街道充分挖掘本土特色,結合歷史人文、風俗民情、鄉賢名人等,努力打造一批有本地特色的文明實踐品牌項目。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以來,“寧城民聲匯”項目宣講、“幸福環南”志愿服務、“僑鄉文化”導讀會、“復興少年宮”課外培訓等品牌活動吸引群眾逾10萬人次參與其中。“以前每到寒暑假,我就擔心孩子在家老看電視、玩手機。如今,實踐站請老師、辦活動,我們母女能一起上課、玩游戲,收獲特別大!”環南社區的張女士開心地說道。

▲開展“快樂社區”活動,親子家庭露出開心的笑容

▲舉辦“幸福環南”志愿服務,把便民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常開常“有”,服務載體“三臺式”搭起來
臺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以政策理論宣講、“書記講堂”等建立“宣講講臺”,為粵劇團、廣場舞團體、中小學師生、居民村民提供“文化舞臺”,利用博富悅讀館、街道文化站、體育廣場等場所共筑“服務平臺”,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活動。自文明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臺城街道開展講理論、講政策、講道德、講文化、講法律、講文明等主題活動近1400多場,受益群眾達20多萬人次,讓文明實踐活動常開常有。

▲舉辦“踐行市民公約 爭做文明有禮臺山人”主題活動

▲舉辦環保袋手工制作活動
接下來,臺城街道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繼續優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以“聚焦僑鄉特色,講好臺山故事”的建設理念,緊扣“僑”味主線,結合群眾需求,努力創建臺城特色品牌,持續創出特色和品牌,常態化開展有特色、有內涵、接地氣的文明實踐活動,推動臺城精神文明建設上新臺階。
來 源:黨政綜合辦公室
編 輯:黨政綜合辦公室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58386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