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機構: | 臺城街道辦事處 | 生成日期: | 2022-05-26 22:37:47 |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睛?!苯衲甏焊?,在朱洞村委會的百畝農田里,隨處可見轟鳴的旋耕機、播種機等大中型農業機械在田間忙碌作業,綠油油的秧苗正隨風波動、此起彼伏,原本雜草叢生的撂荒地,通過清雜、平土、翻新、開耕,再次煥發新活力。

▲臺城街道調研朱洞村委會撂荒地復耕復種情況
受農業效益偏低、農民外出務工、耕種條件差等因素的影響,臺城地區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現象。為破解這一難題,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臺城街道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創新方式方法,按照“農業服務公司+大耕戶+農戶”的發展模式,緊抓耕種時機,有效整合資源,牽頭成立農業服務公司,大力開展撂荒土地整治、復墾生產。目前,已盤活撂荒地約2000多畝。
黨建引領,揚起撂荒整治“指揮棒”
“譚大哥、陳姨你們進來坐,喝杯茶。”為勸導村民積極流轉土地,平崗村黨支部書記一大早便通知村民們來開會?!伴_春前,我們就組織撂荒地的排查工作,鼓勵村民把不耕種的農田流轉出來,大部分村民十分支持此項工作,但部分村民對政策不了解,或沒有在本村居住,我們特意召開村民小組會議,向他們詳細說明土地流轉等政策,打消他們的疑慮。”
今年以來,臺城街道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撂荒地復墾的推動優勢,按照先易后難、先重后輕的工作要求逐步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工作。駐點團隊、村委會“兩委”干部進村入戶,向群眾宣傳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耕地保護政策,鼓勵土地經營權互換整合。同時,加大資金投入進行田塊整合,使小田變大田、碎田變整田,引導農業服務公司、大耕戶等作為撂荒地流轉、代耕代種的主力軍,開展適度規?;洜I,基層黨組織成為復耕復種的“紅色引擎”。

▲綠油油的秧苗隨風波動
完善設施,架起農田復耕“助推器”
為改善當前撂荒地的種植困境,加快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工作,臺城街道加大投入優化水利、生產道路等基礎農業設施建設,重點加強基本農田的水壩、水陂、水溝等排灌設施建設,完善排灌配套設施。撂荒地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共修水渠6000米,建設抗旱泵房24間,抽水泵88臺,水閘52副,提高耕地地力,讓農民充滿信心耕作“希望田”。

▲修建淡村下五村抽水站

▲建設高渠機耕橋
流轉大耕戶,激起耕地種植“新浪潮”
臺城街道按照“動員農戶復耕一批、黨員帶頭復耕一批、托管代種復耕一批”的工作思路,實現撂荒耕地和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有機結合。村黨支部積極引導黨員示范在前、引領在先,平崗、圓山等村的黨員大耕戶主動出謀劃策,因地制宜開展撂荒地復耕復種,有效帶動其他大耕戶的積極性。在盤活的2000多畝撂荒地中,1500多畝由大耕戶進行耕地種植。
“我是農民出身,一直想為家鄉的農業發展出點力。”香港籍泡步村民陳偉忠高興地說。泡步村黨支部書記介紹道:“忠哥是我們村的村民,移居到香港多年,但經常聯系我們,了解村里的農業發展。我們知道他有很好的種植技術,今年春節我們動員他回家鄉發展。現在他在村子里承包了160畝的農田,種植水稻、蔬菜等作物,并計劃向村民推廣自己的種植技術。”

▲昔日撂荒地,今朝水稻田
全程托管,打好盤活耕種“新招式”
為了實現提效增收,臺城街道成立臺山市榮恒農業服務公司,引導種植戶將水稻生產的耕、種、防、收全程交給專業服務組織來打理,讓專業服務組織真正成為“農田管家”,推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加快發展。
今年春耕,臺城260戶農戶首次嘗試水稻生產全程托管服務模式,一改過去“家家地里忙、戶戶各干各”的農業生產狀況,讓農戶有時間和精力從事其他工作,進而實現“離鄉不丟地、代種有收益”,探索走出一條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插秧機播種秧苗
倉廩實,天下安,臺城街道通過黨建引領,凝聚起了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積極推動撂荒地復耕復種,喚醒“沉睡地”煥發“新生機”,把“荒地”變回“良田”,切實守住糧食安全生產的底線,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來 源:臺城街道農業農村辦公室
編 輯:臺城街道黨政綜合辦公室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58386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