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機構: | 臺城街道辦事處 | 生成日期: | 2022-07-22 20:23:09 |
天氣越來越炎熱,溺水事故也進入高發期,會游泳就不會溺水?帶上游泳圈就能“保命”?這些防溺水安全知識要記牢!!!
哪些地方容易發生溺水?
一般發生溺水的地點通常在:游泳池、水庫、水坑、池塘、河流、溪邊、海邊等場所。
不同年齡段兒童溺水發生的高危地點不同:
▲4歲以下兒童的溺水高發地點主要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等。
▲5-9歲兒童溺水高發地點會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庫等。
▲10歲以上兒童活動范圍更大,主要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哪些情況容易導致溺水?
1.不了解水性,對自己的體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確估計,進入水中便可能導致溺水。
2.即使是習水性的人,由于未做充分準備活動,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時間過長,也會在水下出現四肢痙攣、抽搐,導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安全意識淡薄,在非開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會被水底的水草纏繞而導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在水中互相嬉戲、打鬧,發生意外后又驚慌失措,導致溺水。
防溺水認識誤區要避開!
游泳圈、充氣的水上玩具可以很好地保護孩子?
——錯!沒有任何設備可以代替成人監護。
溺水時,一定會拼命拍水或大喊,能被及時發現?
——錯!很多溺水都是悄無聲息發生的,而且發生得非常迅速。
會游泳就不會溺水?
——錯!嗆水、抽筋、過度疲勞等都可能導致會游泳的人溺水。
小孩家長要注意!
小朋友們牢記“六不要”: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或戲水。
3.不要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或戲水。
4.不要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或戲水。
5.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或戲水。
6.不要擅自下水施救落水人員。
家長們注意“四知道”:
1.知道孩子去哪里。
2.知道孩子做什么。
3.知道孩子和誰去。
4.知道孩子何時回。

防溺水安全知識要掌握!
如何鑒別溺水?
當發現孩子在水中出現以下跡象時,家長就要提高警惕了。
1.突然安靜無聲,嘴沒入水中。
2.手臂可能前伸,但無法劃水向他人移動。
3.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往往掙扎20—30秒之后沉下去。
4.眼神呆滯或是閉著眼睛,頭發可能蓋在額頭或眼睛上。
5.可能會頭后仰,嘴巴張開,有的孩子頭可能前傾。
6.看起來像在抬頭看天空、岸際、泳池邊或碼頭。如詢問無反應、眼神渙散,就需要立刻伸出援手。

溺水了如何自救?
1.不要驚慌。溺水后需冷靜,首先要把鞋蹬掉,等待救援,不要慌亂;若身邊有漂浮物則一定要抓緊,同時如果周圍有人應立即求救。
2.放松身體。盡量放松全身,嘗試讓自己采取仰臥位,使頭部向后、口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雙手和雙腿有規律地拂水,不要驚慌,保存體力,等待救援。
安全無小事,責任重如山。讓我們攜起手來,牢固樹立“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的防范意識,織牢防溺水安全防護網!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58386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