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機構: | 臺城街道辦事處 | 生成日期: | 2022-12-07 10:52:17 |
在臺城街道,白天車水馬龍、商賈如云,展現著臺城的繁榮昌盛;夜晚華燈璀璨、流光溢彩,映襯著百姓的安居樂業。如今,臺城邁入撤縣立市的而立之年,恰風華正茂,骨骼強勁、脈絡暢通、活力十足,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生活品質和城市顏值持續提升。

30年來,臺城街道嚴格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工作,搶抓機遇,補齊短板,在道路、公園、人居、商圈等方面建設持續發力,一幅生態宜居的城鎮生活畫卷正在臺城徐徐展開......
道路為筆,描出內聯外接的交通路網
30年前的昨天,臺城城區主要道路為環北大道、臺東路、環市路、南門路等;30年后的今天,臺城城區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0年來,臺城街道持續優化路網布局,以道路建設推動城區品質大提升。

1992年以后,臺城城區新建合新路、河濱東路、河濱中路、沿河東路、沿河西路、臺沖路,疏通路網“毛細血管”;1995年,城區開設公共汽車營運,進一步方便群眾出行;2000年,城區建有主要道路69條,東西南北暢通無阻;2018年,江湛鐵路正式通車,獨具僑鄉特色的臺山站場投入使用,拓展交通動脈;2021年,鳳凰大道西延線正式通車,中開高速臺山段華安站開通,為完善臺城交通路網錦上添花。

▲臺山高鐵站

▲鳳凰大道西延線
路不僅要通,還要美。臺城街道持續提升路域環境品質,完成石花文化廣場平交口改造、策文路升級、工業區道路修復等工程;打造11段美麗廊道,優化星衢路、工業園區等主要道路環境;開展轄區交通主干道及宜居村莊綠化養護工作;對轄區8條廊道開展長效保潔工作;開展臺城高速口側花壇綠化提升工程。如今,臺城的道路路面齊整平坦,標線清晰規整,各種綠化植物令人賞心悅目。

▲提升路域環境
公園為墨,繪就環境優美的城鎮版圖
漫步于金星湖濕地公園,綠草與鮮花相伴總是讓人神清氣爽。“這里的風景很不錯,有河湖草地,空氣也很清新。”家住保利公館周女士每天飯后都會和家人來小區附近的金星湖濕地公園散步。

▲金星湖濕地公園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臺城街道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配合上級部門推進綜合性公園、專類公園建設,提升城市公園品質;充分利用空場地、社區周邊等“零碎地”,建設街角綠地和口袋公園,打造離市民最近的“詩與遠方”。
2019年,臺城城區新建合水公園(一期)、長嶺公園、街心公園、海寧路東側小公園、平湖路小公園、華僑花園前公園等社區休閑公園,其中,合水公園(一期)占地1.2萬平方米,長嶺公園占地4000平方米;2020年,建成合水公園、安步社區公園、臺沙路公園等5個休閑公園,新增1.2萬平方米花園綠地,為居民提供更多休閑活動場所;2021年,新增上朗、東云社區2個口袋公園,新建合新健身廣場、水南運動公園等休閑設施。

▲合水公園
目前,臺城城區共有各類公園32個。從石花山公園、寧城公園的改建完成,到金星湖濕地公園、合水公園等新增公園陸續建成,再到各社區相繼修建完成“街角綠地”“口袋公園”,臺城街道描繪的“公園城市”版圖日漸清晰——城中有園、園中有綠、城園相融。


▲社區口袋公園
此外,臺城街道注重環境建設和歷史文脈傳承,積極協助有關部門推進歷史街區的活化提質,以“修舊如故”為原則,用“繡花”功夫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2017年,啟動臺城中山路、縣前路騎樓街區活化提質改造;2018至2021年,分批有序推進舊街改造,基本實現歷史文化街區主要街道活化提質全覆蓋的目標。

▲臺城歷史文化街區
人居為紙,鋪開安逸舒適的幸福家園
2000年,臺城城區住宅建筑面積達548萬平方米,2022年達2366萬平方米,增長超過4倍。
從老城區走向新城區,一路上都是拔地而起的高樓、整潔干凈的環境......這些變化的背后,是臺城城鎮建設30年來的春華秋實。
臺城街道積極配合市委市政府的整體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開發住宅小區,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2006年,碧桂園進駐臺山,落戶臺城南新區,帶來全新綜合性小區居住理念;2016年以來,保利、敏捷等知名房企加速布局,小區樓盤拔地而起。隨著臺城城區逐步擴展,生活小區越來越多,目前,臺城城區共有105個物業小區。

打造新建住宅小區的同時,臺城街道扎實推進轄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努力做到老區魅力與新城風采美美與共,全力提升城區居民的幸福感。一方面,開展舊城區的美化、綠化、亮化改造,完成石花華僑新村、南門路東側2個老舊小區改造,有序推進環南老舊小區以及2022年5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建設;另一方面,對轄區內的內街內巷劃定停車泊位及完善配套交通標識,截至2022年9月,臺城街道轄區增設小汽車停車位7734個,摩托車停車位11074個。

▲南門路東側老舊小區改造完成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近年來,臺城街道更是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城鎮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打造15分鐘生活圈,在社區內,步行、騎自行車、駕駛機動車15分鐘可達的范圍,均配備衣食住行、教育、醫療、養老等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一個個民生圈,不僅“圈”出了城鎮生活的便利,更“圈”出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臺城街道社區十五分鐘生活圈圖示
商圈為硯,打磨活力十足的生活圖景
夜晚,華麗的輪廓燈勾勒出建筑的迷人線條,道路兩旁的路燈形成一條條綿延的光帶,綠化帶被霓虹燈點綴得色彩斑斕,這便是臺山萬達廣場——臺城近年發展的新商圈之一。

▲臺山萬達廣場
過去,在許多老臺城人的記憶里,臺城最繁華的商業街區要以東門市場為代表,革新路、通濟路、商業城等傳統商業街區,都承載著他們關于臺城“商圈”最初的記憶。

▲臺城步行街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消費需求不斷升級,一個個集吃喝玩樂購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商圈逐漸在臺城城區拔地而起。2015年,大型綜合超市——天安購物廣場、大潤發超市開張營業;2017年,昌大昌廣場開張營業,成為臺城東區新坐標;2018年,成功引入萬達大型商業綜合體;2021年,昌大昌、萬達廣場配套進一步完善,實現臺山商業規模、品質提升的重大突破;2022年,出現新業態,車尾箱集市、地攤經濟活躍了臺城的“夜間經濟”,成為一種“小而潮”的“引流”方式。從傳統的“一條街”式購物到現如今集吃喝玩樂購于一體的大型商圈全面鋪開,從單一業態到多元業態組合不斷涌現,印證著臺城三十年來前進的脈絡和蓬勃發展的強勁動能。

▲臺城車尾箱集市
波瀾壯闊三十載,意氣風發看今朝。三十而立,挑戰與機遇并存,臺城街道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拿起“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以及江門、臺山有關會議精神,堅定不移強化黨建引領、全力以赴穩住經濟大盤、凝心聚力提升城鄉品質、毫不松懈抓實疫情防控、多管齊下優化社會治理,持續描繪幸福宜居的臺城畫卷。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58386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