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機構: | 臺城街道辦事處 | 生成日期: | 2024-08-21 17:00:07 |
桂水村的夏季正是荷韻悠揚的最美時節,桂水隔凹村的農家書屋內,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窗外樹葉的細碎舞動、室外草坪的陣陣蟬鳴譜寫出了一首具有桂水特色的盛夏交響曲。去年以來,臺城街道黨工委積極統籌轄區資源,鼓勵桂水村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優勢,與大學生志愿者合作,將公益學堂的授課范圍從社區延伸至村,讓桂水村的孩子們在“家門口”精彩過暑假。
筑夢臺山,讓青春蕩“young”出彩
臺城街道公益學堂在多個社區火熱開課以來就備受學生家長歡迎,社區公益學堂的課程雖好,但對于桂水村村內的家長孩子們來說,目前已有的授課點距離過遠且名額有限,很難有效滿足村內孩子“家門口”成長的需求,桂水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志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如何讓桂水村少年兒童也能夠就近享受高質量的公益課程?張志鵬選擇借助大學生志愿者力量開設公益夏令營項目來解決這個問題。今年夏天,桂水村的選調生姚汀積極與五邑大學的志愿者團體對接,開設桂水村“盛夏童行”公益夏令營。五邑大學“百千萬工程”突擊隊“振興臺山小分隊”是由來自五邑大學7個學院共13人組成的青年志愿者團隊,為了設計出更具有桂水特色的趣味課程,團隊從年初就開始收集資料,努力挖掘桂水村的革命歷史和華僑文化資源,在認識“舊”桂水的同時協助桂水邂逅“新”機遇,開設“桂水之聲”微信公眾號拓展數字化宣傳途徑并主動承擔運營工作,讓更多的青年志愿者與群眾認識桂水、愛上桂水,以自身實際行動賦能僑鄉文化傳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

精彩設置,收獲孩子們陣陣歡呼
從“僑鄉歷史”到“僑鄉房屋特色結構”,從“帆布袋繪畫”到“中華武術健身操”……桂水村公益夏令營課程涵蓋僑鄉文化學習、藝術培養、手工實踐、體育健身等多個領域。為了切實培養孩子們的文化自信與動手能力,五邑大學的學生志愿者團隊結合前期調研成果,將臺山僑鄉文化、中華傳統文化與趣味手工實踐等有機結合,使夏令營的課程在兼顧多元化與趣味性的同時又頗具教育意義,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充分挖掘青少年潛能,推動臺城青少年在游戲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老師不僅教我們寫毛筆字、練武術,還帶我們一起制作宮燈和帆布包,上課可有意思了!”學生們對這些創新課程贊不絕口。
“我們在設置課程的時候也充分考慮了課程的連貫性,例如在進行僑鄉建筑結構的授課時,我們結合騎樓等僑鄉建筑的特點、藝術與文化意義,帶領小朋友們挖掘背后的歷史文化故事;此外,我們還鼓勵孩子積極參加結營儀式的音樂、武術表演,檢驗相關課程學習成果,在確保夏令營課程承上啟下的同時充分確保課程成效。”五邑大學學生志愿者陳海瀅說道。

聚焦德育,為成長“保駕護航”
除了僑鄉與傳統文化的創新特色課程,桂水村“盛夏童行”公益夏令營還聚焦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法治安全教育開設了豐富課程。在消防講座課上,來自臺山市消防救援大隊的志愿者為孩子們開展了應急安全知識教育,教會孩子們在如何在地震、洪水、火災等災害中科學自救,同時幫助孩子樹立安全用火用電意識;法制課上,孩子們學習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關法律知識,讓少年兒童明法紀、知進退,樹立知法、守法、敬法意識;拓染小課堂中,孩子們在志愿老師的帶領下,從大自然中選取花草植物作為染料,通過捶打,將植物的脈絡、色彩等原汁原味地印染在方巾上,通過拓染感受植物結構的藝術與大自然的奇妙,在心里埋下了保護自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58386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