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機構: | 本網 | 生成日期: | 2019-05-28 04:02:00 |
安委會各成員單位:
根據《臺山市“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消防安全執法檢查專項行動方案》文件的相關要求,結合臺城街道工作實際,制定《臺城街道“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安全執法檢查專項行動方案》,經街道辦事處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抓好貫徹落實。
臺山市臺城街道辦事處
2019年5月28日
臺城街道“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消防安全
執法檢查專項行動方案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意義重大。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堅決遏制亡人火災事故,確保我街消防安全形勢持續良好,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從即日起至10月在全街范圍內開展“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消防安全執法檢查專項行動,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問題導向,強化底線思維,緊盯重大活動、重要場所、重點領域,深入開展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加強執法檢查,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堅決遏制亡人火災事故,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二、重點檢查內容
分析近十年的35起群死群傷火災,主要發生在商場市場、“多合一”場所、勞動密集型企業、公共娛樂場所、群租房、賓館飯店、高層建筑、養老院、施工工地等9類重點場所,普遍存在以下9類突出問題:
(一)違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裝修裝飾。人員密集場所使用聚氨酯泡沫、聚苯乙烯等易燃可燃材料裝修或者作隔熱保溫層。員工宿舍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為芯材的彩鋼板搭建。公共娛樂場所、商場市場等使用大量易燃可燃材料裝飾。
(二)防火分隔不到位。建筑地下與地上部分、住宅與非住宅部分未按規范進行防火分隔。防火隔墻、防火卷簾、防火門等防火分隔設施缺失或者損壞。樓梯間、前室常閉式防火門常開。門窗孔洞、豎向管道井每層樓板處封堵不嚴密。
(三)疏散通道不暢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數量不足或者被封閉、堵塞、占用。人員密集場所在門窗上設置廣告牌等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
(四)違規存放易燃易爆危險品。人員密集場所違規使用、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群租房、商場市場、施工工地等場所違規堆放易燃可燃物品。勞動密集型企業生產車間等場所超量存放易燃易爆原材料或者半成品。
(五)消防設施損壞停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停用或者不能正常運行。消防水泵控制柜處于手動控制狀態。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火卷簾、機械防排煙等消防設施不能正常聯動。消火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不能正常供水。
(六)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停放在建筑門廳、樓梯間、共用走道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室內公共區域。停放位置與周圍可燃物未落實防火措施。采取“飛線”、入戶等方式違規充電。
(七)重點崗位人員責任不落實。單位未依法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及其職責。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不會熟練操作設施設備。微型消防站隊員不能及時有效處置初起火災。
(八)日常管理機制不健全。單位未定期開展建筑消防設施檢測和維護保養,并完整準確記錄。未定期開展防火檢查巡查,并如實登記報告。未及時整改消除隱患問題,并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九)宣傳教育培訓不深入。單位檢查整改隱患、撲救初起火災、組織人員疏散、開展宣傳培訓能力不足。員工不了解本場所火災危險性,不會報警、不會滅火、不會逃生。
三、步驟及措施
從即日起到10月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部署發動階段(5月30日前)。
1.廣泛動員部署。安委會各成員單位結合實際進一步明確職責、細化任務,分地區、分行業、分領域動員部署到位。
2.制定工作標準。6月6日前,各安委會成員單位要對照國務院安委辦《九類消防安全突出風險整治要求》、省消安委《廣東省火災風險點指南(試行)》(粵消安〔2019〕7號)及前期部署的各項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等既定防控重點和要求,深入研判分析本轄區、本行業領域可能造成群死群傷火災的重點場所和突出風險,進一步細化明確具體檢查標準、方法和措施,并向社會公布。
(二)組織實施階段(6月7日至10月10日)。
1.單位自查自改。督促各單位對照檢查標準,自主評估風險、自主檢查安全、自主整改隱患,向社會公開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并承諾本場所不存在突出風險或者已落實防范措施。
2.行業集中排查。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要組織相關行業部門按照規定的消防安全職責和檢查重點、要求,結合單位自查自改情況,逐類場所、逐類風險進行排查,分門別類建立排查臺賬。針對突出風險,組織行業部門、重點企業、連鎖集團召開座談會,通報情況、提出建議、督促整改。8月25日前,相關行業部門將火災隱患排查情況書面報送臺城安委會辦公室。
3.嚴格執法檢查。根據單位自查自改和公開承諾情況,聯合市消防救援大隊強化執法檢查,發現在自查、排查中弄虛作假或存在突出風險隱患的,依法從嚴從重懲處,堅決掛牌一批、公告一批、曝光一批、處理一批。對亡人和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火災逐起組織調查,依法嚴懲事故責任單位和人員。
4.綜合施策推進。對嚴重失信、隱患久拖不改的單位及其負責人,納入消防安全失信“黑名單”,實施聯合懲戒。落實舉報獎勵制度,發動群眾舉報火災隱患和違法行為。對風險突出、情況復雜的,采取專家指導、執法服務等方式,幫助查處推動解決。
5.深化專項治理。深入排查9類場所電氣安全隱患,重點治理私拉亂接電氣線路、超負荷用電等問題。組織對高層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電動自行車、博物館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治理進行“回頭看”,鞏固治理成效。各安委會成員單位結合轄區火災規律特點,開展針對性治理。
6.突出重點防范。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世界園藝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及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顒悠陂g,安委會各成員單位按照“以面保點、整體防控”的思路,在確保涉會場所絕對安全的基礎上,重點針對9類場所和9類風險,加大管控力度,確保社會面火災形勢平穩。
9月25日前,針對排查發現的火災隱患進行集中治理,明確整治完成時間、責任人,做好列表推進,對暫時無法整改的隱患,落實嚴防死守措施,做好“一風險點一對策”,并將防控對策報臺城安委會辦公室。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要根據排查情況,切實做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期間重點區域、重點場所火災管控措施,確保社會面火災形勢高度穩定。
(三)總結驗收階段(10月11日至10月20日)
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要及時總結專項行動工作情況,固化好經驗好做法,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改進工作措施。認真梳理預防和遏制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的有效舉措,健全完善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工作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加強領導。安委會各成員單位應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擔負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政治責任,全力抓好“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消防安全執法檢查專項行動。臺城安全生產委員會負責此次專項行動的協調調度,成立專項行動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置在街道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辦公室,負責協調統籌落實專項行動各項工作。各村(居)委會也要成立組織機構,加強指揮調度,壓實各方責任,逐個節點推進。
(二)分工協作,形成合力。要嚴格按照國務院安委辦專項行動部署要求,以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全省火災事故防范工作的簽報意見》、省安委辦《關于持續推進七類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省消安委《2019年度消防安全領域專項整治工作總體方案》及省消安委各項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既定部署要求為主線,深化制定相應治理標準,分行業、分領域,持續抓好火災隱患綜合治理,落實各項火災隱患整治措施。
1.社會事務與社會保障辦公室、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要重點排查學校、幼兒園、養老院、醫院、勞動密集型企業等場所,集中整治違規搭建彩鋼板房,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突出風險。
2.各派出所要重點排查“多合一”場所、群租房等小單位小場所,集中整治違規用火用電、鎖閉安全出口等突出風險。
3.城鎮建設管理與環保局要重點排查建筑施工工地,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加強住宅小區管理,集中整治施工作業現場管理混亂、住宅小區違規停放電動自行車等突出風險。
4.各市場監督所要重點排查商場、市場等場所,集中整治防火分隔不到位、設施設備損壞等突出風險。
5.社會事務與社會保障辦公室和經濟促進局要重點排查公共娛樂、賓館飯店、文博單位等場所,集中整治易燃可燃裝飾裝修、鎖閉安全出口、私拉亂接電線等突出風險。
6.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要強化執法檢查,發現在自查、排查中弄虛作假或存在突出風險隱患的,依法從嚴從重懲處,堅決掛牌一批、公告一批、曝光一批、處理一批。對亡人和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火災逐起組織調查,依法嚴懲事故責任單位和人員。
7.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要牽頭探索建立一系列消防信用獎懲機制,對嚴重失信、隱患久拖不改的單位及其負責人,納入消防安全失信“黑名單”,實施聯合懲戒。
(三)加強宣傳引導。各村(居)委會、有關部門單位要充分利用廣播、張貼宣傳資料、上門宣講等各種形式向群眾提示風險和普及常識。
(四)跟蹤問效,狠抓落實。專項行動列入年度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內容。各安委會成員單位要加強綜合協調和督促指導,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堅決防止走形式、簡單化、一陣風。要強化工作落實,對工作不力、問題突出的,要及時通報點名,督促其加大工作力度。對發生較大以上亡人火災事故的,要組織實施約談,并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各村(居)委會、部門單位要確定1名聯絡員,并按時上報工作情況。各村(居)委會、各部門單位的專項行動工作部署情況及聯絡員名單,請于6月5日前報送街道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辦公室;6月至9月,每月22日報送當月工作小結;10月8日前報送工作總結。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58386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