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機構: | 本網 | 生成日期: | 2019-01-15 02:58:00 |
街道辦各辦(局)、一所四中心、各村(居)委會、街屬單位:
為加強臺城街道志愿服務隊伍的管理,規范和促進志愿服務活動的有序開展,增強志愿服務隊的紀律,實現志愿者服務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推動志愿服務工作的有效落實,增強街道青年隊伍生機活力,更好地助力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引導和組織廣大青年開展各類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志愿服務活動,使廣大青年在實踐中經受鍛煉,增長才干,提高能力,進一步密切群眾關系,增強青年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以實際行動助力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
二、工作內容
(一)成立志愿服務機構。
街道辦機關及兩新組織成立志愿服務隊,村(居)委會成立志愿服務站,單位黨組織負責人任隊長(站長),團組織負責人為義工信息系統管理員,并在上級組織指導下結合各基層的實際情況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二)完善注冊登記程序。
街道辦、村(居)委會全體在職人員原則上要按照所在單位隸屬管理,通過江門市義工網或江門義工APP注冊登記成為義工。街道辦人員注冊登記機構為臺城街道辦(黨員)義工服務隊,村(居)委會人員注冊登記機構為所在村(居)委會的志愿服務站。兩新組織人員注冊登記機構為本單位的志愿服務隊,人員不足30人無法成立服務隊的兩新組織,人員應注冊在戶籍所在村(居)的志愿服務站,非臺城戶籍的可以注冊在居住地所屬村(居)委會的志愿服務站。新入職人員須在入職后一個月內注冊成為義工。
(三)開展主題服務活動。
各志愿服務隊(站)要結合臺城中心工作,積極鏈接相關資源開展各類主題服務活動,零距離為民服務。志愿服務范圍包括但不限于:文明創建行動、搶險救災、科普宣傳、心理輔導、扶貧濟困、幫孤助殘、支教助學、環境保護、專業咨詢等。重點關注村(居)委會的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幫教對象、異地務工人員子女等困難群體,并將志愿服務活動范圍推廣到城鄉文化建設、文藝活動、公共安全、環境保護、應急救援等公共服務領域。
(四)做好學雷鋒服務站運營工作。
各村(居)委會負責做好本轄區內學雷鋒志愿服務站的建設和運營工作,提供咨詢服務、免費飲水、醫藥急救箱、愛心雨具、手機充電等便民設施。組織轄區志愿者及結對的市直單位黨員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做好志愿者招募、培訓工作,研究制定志愿服務項目,并組織志愿者上崗服務,做好相關臺賬的建立。
三、工作制度
(一)志愿服務管理制度。
各村(居)委會志愿服務站、義工服務隊具體負責本單位內志愿服務活動的組織實施。各社區志愿服務站、義工服務隊結合實際確保每年組織開展集中性服務活動不少于12次,村委會志愿服務站確保每年組織開展集中性服務活動不少于6次。在組織志愿服務活動時,義工信息系統管理員在“江門市注冊義工信息管理系統”或“江門義工”手機APP上發起活動,經審核后實施,參加活動的人員提前報名,活動當日做好簽到工作,確保每次活動均有現場簽名記錄。
(二)服務工時管理制度。
各機構義工信息系統管理員在每次志愿服務活動開始前要登陸“江門市注冊義工信息管理系統”進行發起活動,活動結束后5天內,按實際情況錄入參與活動義工的服務內容、人數、時數等信息。街道辦義工要自覺服從組織安排,新入職5年內的街道辦在編人員(公務員、事業人員)、新入職3年內的街道辦聘用人員、村(居)委會主任助理、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每年志愿服務時數不得少于20小時。街道團工委根據江門市注冊義工信息管理系統記錄定期對各單位和義工的志愿服務時數進行統計公布。
(三)考核管理制度。
根據當年度在江門市注冊義工信息管理系統記載的服務時長、服務次數為主要依據,兼顧志愿服務的實際效果和社會反響,每年對各志愿服務站、志愿服務隊和義工進行表彰獎勵(詳見《江門市志愿服務評選表彰細則(試行)》)。
新入職5年內的街道辦在編人員(公務員、事業人員)、新入職3年內的街道辦聘用人員、村(居)委會主任助理、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每年志愿服務時數不足20小時的,個人年度考核不能評為“優秀”,不能參與黨內各級評選表彰。同時,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新入職公務員參與志愿服務情況作為轉正等環節的必備條件,不足服務時數的或志愿服務過程中表現不好、影響較差的,原則上不能通過相應環節的考察審批。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單位要高度重視,要把志愿服務制度化推進工作作為當前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各單位要及時就志愿服務制度化推進工作部署安排,根據本方案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對志愿服務制度化工作作出具體的部署安排,確保此項工作落實到位。
(二)加強宣傳力度。各單位要利用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服務精神,廣泛普及“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志愿服務理念,積極宣傳志愿服務活動開展以及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提升市民對志愿服務的知曉率、認同率、支持率和參與率,營造有利于志愿服務的輿論文化環境。
(三)吸引居民積極參與。要立足群眾樂于參與、便與參與,精心設計接地氣的項目,廣泛開展順民意的活動,激發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擴大活動的覆蓋面,提高活動的實效性,推動志愿服務活動進社區、進家庭。
以上方案,請認真貫徹執行。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58386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