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汶村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本網 | 生成日期: | 2022-04-08 10:13:03 |
(一)
沖源村,原名上閣廠。公元1850年,陳家熀攜家人從斗山石閣村遷入,隨后,又有顯泮、國富兩陳姓人家陸續遷入。在這山海之間的海積平原上,三戶人家結社而居。兩個世紀以來,沖源人同舟共濟,守望相助,靠勤勞和誠實共建美好家園。
沖源村是革命老區村,沖源村的歷史,是一部血色的革命斗爭史。抗擊倭寇、埋葬蔣家王朝、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沖源人前仆后繼,浴血奮戰,從沒缺席。為了新中國的誕生、為了中國人民站起來,沖源人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用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和勇毅篤行的革命實踐,鑄造了這條小鄉村的輝煌!
(二)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日寇鐵蹄踐踏中華國土。1937年10月15日,日軍飛機首次轟炸臺山,至1943年2月21日止,在這5年時間里,日軍飛機出動飛機近400架次,轟炸臺山100多次,投下炸彈800多枚,炸死炸傷700多人,炸毀房屋500多間。山河破碎,人民遭難,全民族奮起反抗侵略者。
1944年,“臺山第三區抗日聯防隊”成立,抗擊日偽。歷經斗爭的嚴峻考驗,這支隊伍不斷成長壯大,至1949年7月,發展成為擁有1500多人的革命武裝——中國人民解放軍粵中縱隊濱海總隊。
帶著對國土淪喪的悲涼與憤怒,帶著要拯救華夏民族于水火的高遠志向,沖源知識青年陳肇漢、陳衡、陳一鳴等毅然走上抗日道路,加入“臺山第三區抗日聯防隊”,成為臺山人民抗日游擊隊隊員。在戰斗的歲月中,陳肇漢與戰友鄭建明(中山人)、陳衡與戰友謝淑文(恩平人)結為革命夫妻。他們以夫妻檔開展活動,為游擊隊偵察、收集和傳遞情報,籌集抗日物資,發動和組織群眾開展游擊活動,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在革命活動中,他們不畏艱難,勇敢機智,屢受首長贊揚。
(三)
1946年6月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后,陸續將其大批軍隊調往內戰前線,長江以南各省僅有少量正規軍和地方保安團駐防。
根據時勢發展,共產黨領導的濱海總隊成立。這時,陳肇漢與陳衡成為濱海總隊臺南大隊中的領導人之一。遵照上級的指示,他們在汶村、海宴等地以教學為掩護開展活動。他們放手發動群眾,開展反三征(征兵、征糧、征稅)斗爭,建立武裝,發展游擊戰爭,對抗國民黨統治,逐步建立游擊根據地。
在陳肇漢、陳衡、陳一鳴等人的影響下,村中陳山、陳松谷、陳松貴、陳而沾、陳基恩、陳松旺、陳松路、陳梅桂、陳連波、陳連標等青年人紛紛參加游擊隊,走上革命道路。其中陳山于1947年參加臺南獨立大隊(后由組織保送到華南軍政大學學習)。陳云生于1947年參加游擊隊(后任區中隊副指導員)。陳松谷參加了著名淮海戰役,榮獲三等功,后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光榮負傷。陳松貴先后參加解放廣西欽州戰役,解放西藏戰役。
沖源村是濱海總隊臺南獨立大隊的游擊隊交通聯絡點,承擔著臺南獨立大隊與其他部隊之間的信息聯絡、情報收集與傳遞、掩護游擊隊、幫助游擊隊轉移槍支彈藥等任務。在革命戰爭年代,全村村民都是革命一份子,人人為革命出力,沒有人當逃兵,沒有人通敵,沒有人當叛徒。
1949年國民黨反動派集一個團的兵力,“掃蕩”臺山九、十兩區。一天,一隊國民黨兵包圍了沖源村,他們恐嚇村民,瘋狂搜查陳肇漢、陳衡、陳一鳴等人家,目的是捉拿游擊隊員和搜查武器。幸好人員和槍枝都已轉移,村民也無懼敵人打罵恐嚇。一無所獲、氣急敗壞的國民黨兵最后將陳肇漢父親陳幸堯擄走,五花大綁押到汶村大祠堂,吊起來刑訊逼供,要他供出兒子等人及武器的去向。陳幸堯寧死不屈,不吐一字。后經臺南地下黨領導人曹興寧通過統戰營救,陳幸堯才得以脫險。
(四)
在解放海南島戰役中,沖源人立下一大功。1949年12月18日,毛澤東主席向四野發出“以第43軍及第40軍準備攻瓊崖”的渡海作戰命令。43軍和40軍是一支英雄部隊,他們從松花江畔戰斗到南海之濱,一路所向披靡,銳不可當。然而,兩軍都沒有渡海作戰經驗,不懂海洋氣象,不熟悉海情,官兵基本上都是“旱鴨子”,要渡海作戰,部隊面臨兩大難題:對士兵進行渡海訓練和征集船只。
沖源村近海,行船討海是他們的主要生涯。根據上級指示,陳一鳴回到村中,將情況向鄉親們通報。一聽說要解放海南,人們激情昂揚,當時就有船工陳幸堯、陳一鳴、陳怡、陳金龍、陳道慶、陳來創、陳來木、陳來杰、陳勝發、陳勝享、陳勝宏、陳宏沛、陳連灼、陳松卓、陳松曉、陳松參、陳而讓、陳而惠、陳而沾、陳連太、陳照泉、陳土裕、陳新牛等23人報名。他們駕著數艘木船,乘風破浪,駛向雷州半島。當時盤踞在南鵬等島嶼的反動分子、國民黨殘渣余孽以及土匪沆瀣一氣,不斷襲擊陽江和臺山沿海地區,搶劫過往的漁船和商船。沖源船隊機智勇敢,沖破敵人的重重封鎖,到達湛江。他們幫助解放軍進行渡海作戰訓練,時間長達3個月。經過三個月的海上練兵,部隊逐漸克服了不熟悉水性和暈船的困難,學會了游泳、劃槳、掌舵和識別風向等航海技術。
1950年4月17日,渡海作戰打響,陳一鳴、陳怡、陳金龍、陳幸堯、陳來創等5人冒著槍林彈雨,駕船送解放軍渡海,直接參與解放海南戰役。當年在解放海南島戰役中,部隊一共動員了400多名船工,其中沖源村征集23名船工。沖源人為解放海南島作出重大貢獻。
(五)
在和平時代,沖源村子弟踴躍應征入伍,投身于保衛祖國行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小小的沖源村就有18人光榮入伍。其中陳偉超1977年應征入伍,服役期間先后4次獲部隊通令嘉獎,并在1979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不怕犧牲,勇敢殺戰,榮立3等功。陳藝術在部隊苦練殺敵本領,在“934”演習中出色完成任務,受到部隊嘉獎兩次,并榮立三等功。陳堅博在部隊政治思想性強,軍事技術精,作風紀律嚴,完成任務好,是“優秀戰士”……。沖源村老一輩光榮的革命傳統,在一代代后來人的身上延續傳承!
(六)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近代史中,那段風火血色的歷史已遠離我們而去,牢記歷史,我們不能忘記的是那些為了中國人民站起來而奮斗的革命前輩們,是他們的流血犧牲,換來了今天神州大地的春暖山河!

沖源村史館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