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汶村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汶村鎮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5-08-11 09:46:35 |
在“百千萬工程”的驅動下,汶村鎮橫山村以黨建為筆、以實干為墨,通過“強組織、興產業、優生態、樹新風”四維聯動,實現從“后進村”到“典型村”的華麗蝶變。
昔日漁港舊村如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走出一條可復制的鄉村振興“橫山路徑”,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活樣本。

黨建引領 從“軟弱渙散”到“堅強堡壘”
橫山村通過“頭雁工程”優化村“兩委”結構,平均年齡降至36.3歲,大專以上學歷占比達86%。橫山村馬英忠書記說:“我們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通過‘三訪’機制化解村民糾紛,矛盾化解率不斷提高,班子公信力顯著提升。”
曾經的橫山村因村“兩委”班子軟弱渙散、矛盾糾紛頻發而發展受阻。近年來,該村以“百千萬工程”為引領,將強化基層黨建作為突破口,建設黨群服務示范街,以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心,一方面打造文化餐吧、便民服務站等“15分鐘服務圈”,另一方面配套黨員學習館、紅船精神體驗館等活動載體。
橫山村全面配齊村“兩委”班子,構建“干部作示范、黨員齊上陣”的干事格局,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產業賦能 生蠔經濟激活“藍色引擎”
生蠔養殖是橫山村的特色產業,該村充分利用豐富的漁海資源,推動海洋捕撈、海水養殖與深加工、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構建“養殖—加工—文旅”全鏈條發展格局,年產水產品逾20萬噸。同時,延伸產業鏈,深挖生蠔深加工,成功打造“汶村金蠔”“蠔豉”等產品,年產值近千萬元,村民隨著產業的蓬勃發展逐漸富裕起來。

與此同時,橫山村以生蠔為核心產品,書寫鄉村振興的“藍色答卷”。通過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投入410萬元建設生蠔產銷基地,串聯養殖、加工、冷鏈、銷售環節,預計帶動周邊約666.67公頃(1萬畝)咸圍生蠔標準化養殖。依托橫山漁港升級改造項目(一期)、橫山生蠔加工基地,正在建設海鮮源頭直播基地,配套周邊土地的自然生態環境打造電商直播綜合體。完成20公頃(300畝)咸圍招商光伏項目,促進產業幫扶。

鄉村旅游也迎來新面貌。橫山村投入約2700萬元完成橫山漁港升級改造項目(一期),以橫山漁港為基點,集聚海、陸、岸景觀資源,打造鎮海灣特色濱海旅游重要目的地,成功承辦三屆“汶村金蠔”美食嘉年華,有效推介旅游資源,實現產業興旺,為村民增收致富拓寬路徑。
2024年,橫山村組兩級總收入達184.87萬元,獲評廣東省“一村一品”專業村,“汶村金蠔”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生態宜居 軟硬件升級繪就“和美畫卷”
2023年以來,橫山村以硬件、環境提質雙輪驅動,全方位推進鄉村振興。為破解“行路難、排水堵、照明暗”等民生痛點,該村投入130萬元完善基礎設施——多條村道實現硬底化,排水系統得到改造,雨季積水問題徹底解決;環村西路等4條道路新裝30盞太陽能路燈,村民夜間出行更安心。
基礎設施的完善為環境美化奠定了基礎。橫山村同步推出三大舉措——改造千里公園、排球場、幸福園,打造村民休閑地標;建立常態化保潔制度,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數十個農村“四小園”形成美景一角,竹籬笆、青磚路與綠植相映成趣,推動村莊環境由“干凈整潔”向“美麗宜居”躍升,塑造獨具特色的鄉村風貌。

優美環境促進文明鄉風的形成。橫山村發動鄉親、僑胞捐資超100萬元設立專項基金,用于環境維護與文化設施建設。同時,推行“一月一打分、一季度一表彰”的“農村積分制”,激勵村民參與鄉村治理;定期舉辦排球賽、粵劇表演、重陽節歌舞會等活動,開展“改陋習、樹新風”宣傳,營造文明和諧的鄉村氛圍。


在“百千萬工程”的引領下,橫山村實現從“后進村”到“典型村”的華麗蝶變,產業蓬勃發展,鄉村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和諧。如今的橫山村,路平燈明、瓜果飄香,既有生態宜居的硬件基礎,又涵養文明向上的鄉風民風。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