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傳來喜訊
2021年文明城市創建年度測評
臺山居全省9個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第一
2021年廣東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年度測評
臺山同樣在9個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排第一位
文明,描繪了一座城市的幸福畫卷 在臺山,這張文明畫卷 五彩繽紛,姹紫嫣紅 黃錫球拍攝 紅色,是黨引領的方向 臺山市委市政府 始終牢牢把牢文明創建“方向盤” 引領著全市人民朝著全國文明城市方向前進 全市上下擰成一股繩 推動文明創建發生深刻的變化 陳方歡拍攝 綠色,是城市生態的魅力 馬路寬闊整潔 公園靚麗溫馨 鄉村美麗宜居 空氣清新怡人…… 市民從切身的感官中 感受到了臺山這座城市的變化 趙高教拍攝 橙色,是志愿凝聚的力量 穿上志愿馬甲的志愿者 穿梭在城區、鄉村各地 一道道熱情的問候 一雙雙溫暖的雙手 展現了文明的具體模樣 斗山鎮供圖 黃色,是洋溢在市民臉上的“豐收”喜悅 笑聲縈繞于耳 溫暖流連于心 一系列民心項目的部署、落地 生動詮釋了“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真實意義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臺山市精心謀劃、精細把握、精準發力,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堅持“一把手”主導、“一體化”推進、“一條線”貫穿、“一股勁”落實、“一張網”統籌,以“五個堅持”推動公民文明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錨定目標 擘畫臺山文明長卷 “要咬緊目標任務,樹牢必勝信念,始終瞄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把任務做實、把步子走穩,鞏固提升文明創建成果。”志在必得、攻城拔寨、盡銳出戰。日前召開的2022年臺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錨定了未來目標。 文明城市創建需要找準定位,抓好關鍵著力點。在文明城市的創建過程中,臺山不斷強化頂層設計,始終把牢文明創建“方向盤”。臺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召開全市動員大會、指揮部會議,并多次在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文明創建工作,對文明城市的年度重點工作進行部署,以上率下,強力推動。如今,臺山市委書記任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市委副書記、市長任執行組長,對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進行具體的部署、督辦。 如何創新工作方法,提升創建的效率和效能?結合實際,臺山不斷探索新辦法。該市成立由市四套領導班子為組長的11個督查組,實行“包街包社區”工作制,建立了“路長”“網格長”聯合督辦機制,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縱橫交錯、條塊結合的文明創建督查體系。 從“神經末梢上”入手,在“極難險重處”攻堅。臺山還研究制訂了《臺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方案(2021—2023年)》《關于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常態長效工作的工作方案》(試行)《臺山市創文“紅黑榜”實施方案》和實地考察場所創建工作指南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并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納入全市機關單位年度績效考核內容,有效加強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特別是對標創建工作的頂層設計。 信念引領 擦亮臺山幸福生活底色 “大家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后,我們村的環境是不是有了很大變化?大家的生活質量是不是實實在在提高了?事實證明,跟著中國共產黨走,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在臺山市四九鎮上南村村頭,62歲的鄉村宣講員、老黨員李偉嚴正在開展黨的理論宣講。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聽紅色故事……李偉嚴的話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深有共鳴。 堅定理想之信念,引領文明之風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臺山市始終把理想信念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為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去年,在黨史學習教育期間,臺山大力開展“學黨史 頌黨恩 傳家風”“紅色故事我來講”“紅色講堂”等主題實踐活動逾320場,著力提升文明素養。如今,像上南村村頭這樣的畫面,在臺山隨處可見。 開創文明城市建設新局面,離不開精神的涵養。臺山不斷強化教育引導,煥發城市文明“新風尚”。“讓我們的愛心溫暖他人,溫暖整座城。”連日來,在臺山市民的朋友圈上,總是聽到這樣一道溫柔的身影和聲音。這是來自臺山的“江門好人”李寶玲,為文明臺山代言的決心。她所錄制的小視頻,不斷刷屏。原來,今年,為進一步加大身邊道德典型的宣傳力度,發揮道德模范榜樣力量,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臺山市文明辦組織了道德模范、臺山好人、江門好人等先進模范代表錄制了一系列文明小視頻,為文明臺山代言,引導市民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中。 文明城市創建,讓社會主義道德的陽光溫暖人間,讓文明的雨露滋潤社會。這些年來,臺山市持續常態化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評選表彰和學習宣傳活動。如今,共培育“中國好人”“全國文明家庭”“全國文明單位”等全國先進典型5個,培育“廣東好人”“省級文明村鎮”等省級先進典型10個,選樹并命名了市級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新時代好少年等先進典型232個。去年,臺山市深度挖掘先進人物、家庭的典型事跡,廣泛開展先進模范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等“六進”活動300多場,引導人民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涓涓細流匯聚成海。持之以恒,方能深入人心。臺山地域面積廣,人口多。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臺山依托全市33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359支志愿服務隊,開展分類分層分眾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3500場,參與群眾逾60萬人次,并以此為主要載體,深入開展農村移風易俗活動,把文明的力量傳導到基層,讓臺山的沃土開出更多文明之花。 精雕細琢 刷出臺山顏值新高度 漫步臺山城區,拔地而起的高樓、寬敞整潔的廣場、花草掩映的公園,隨處可見。在晨曦初露的清晨,或華燈初上的傍晚,市民或翩翩起舞,或慢跑健身,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享受著城市生活的愜意。欣欣向榮的氣氛充滿了臺山大地,這一切彰顯著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邱彤紅拍攝 開創文明城市建設新局面,如何讓全體市民共享發展成果,是一道必答題。不敢馬虎,不容懈怠。臺山在文明城市創建的答題卡上,寫上了“民心”二字。去年,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民生微實事”實踐活動,臺山共實施創文項目達到282項,投入資金11.4億元,同比增長39.69%,有力保障各項創建工作深入開展。 “相比以前,現在交通順暢了很多,特別是鳳凰大道西延線通車以后。”居住在臺山碧桂園的市民李弘健點贊。原來,去年鳳凰大道西延線正式通車。這是國道G240和鳳凰大道連接線的重要路段,也是臺山民生工程。通車后,以往交通繁忙時段,從鳳凰商業大道左轉進入環市路要堵上一段時間,如今擁堵問題基本上得到了解決。 胡偉煌拍攝 “濕地公園以前一片有惡臭的沼澤地,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和村民的配合下,我們僅用20天時間就基本完成了濕地公園這個民生項目的建設。今年,我們還種上了睡蓮,吸引很多游客來觀賞。”臺城街道桂水村黨支部書記余偉強表示,即將到荷花盛開的時節,桂水村這個“網紅打卡地”又在網上刷屏。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濕地公園中,睡蓮綠植、景觀置石,美不勝收。 陳榮贊拍攝 完成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活化提質33條歷史文化街區,建成街心公園等文化休閑場所,華僑文化博物館、新檔案館、金星湖濕地公園建成開放……既有都市的整潔便利,又有田園的風光旖旎。如今的臺山,“美顏模式”全面開啟。 陳方歡拍攝 隨著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不斷推進 文明創建碩果滿枝 文明清風撲面而來 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增強 文明城市創建煥發出蓬勃生機 一幅以“文明”為底色的臺山畫卷將日益絢爛















轉正:江門日報臺山微事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