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辦公廳關于開展“綠色農資”升級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供銷廳農棉〔2023〕23 號)、《“綠色農資”升級行動方案(2022-2025)》和《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關于同意在河源和平等11個縣(市、區)開展廣東省供銷合作社系統“綠色農資”升級行動試點的批復》粵供企函〔2024〕218號,經臺山市供銷合作聯社研究,決定在全市系統開展“綠色農資”升級行動試點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思路與方向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為農服務根本宗旨,充分利用供銷合作聯社系統扎根農村的體系優勢,發揮系統企業現有規模和實力,堅持供銷合作聯社“雙線運行”機制,加強農資保供工作機制建設、健全提升農資服務網絡體系、創新優化農資供應服務方式、做強做優做大農資龍頭企業、積極推進農資數字化建設、切實加強農資質量管理,充分發揮供銷合作聯社農資服務主力軍作用,為服務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農村綠色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二、總體目標
到2025年,系統農資服務主渠道地位得到鞏固提升,縣域農資服務網絡體系健全優化,社有農資企業市場份額、直接面向農民銷售的化肥占比明顯提高;農資經營服務能力顯著增強,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統防統治、農機作業等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達到年均100萬畝次以上;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化肥供應結構進一步優化;數字化和品牌建設水平明顯提升,“供銷農資、放心農資、綠色農資”形象得到進一步彰顯。
三、實施組織架構
臺山市供銷合作聯社為“綠色農資”升級行動責任主體單位,臺山優禾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為“綠色農資”升級行動牽頭實施單位,廣東天禾農資江門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為“綠色農資”升級行動實施單位,臺山市17個鎮、街和天禾鎮級綜合服務站為農資服務網點,負責打通“綠色農資”升級行動“最后一公里”。
四、試點任務
(一)加強農資保供工作
為加強和規范臺山市農藥、化肥儲備管理,提高突發事件應對能力,保障供應,調控穩定市場,要積極服務宏觀調控,主動對接發改、工信和農業農村等部門,共同做好農資儲備、產銷對接、農資打假等工作,更好發揮系統農資服務主渠道作用。敦促農資龍頭企業積極承擔儲備責任,共同做好本地區農資儲備任務,有力發揮農資儲備的“儲水池”和“穩定器”作用,確保系統基層農資供應量足、質優、服務到位。
(二)健全提升縣域農資服務網絡體系
1.構建縣域農資服務網絡。發揮供銷合作聯社農資主營業務的優勢,依托供銷合作聯社雙線運行機制,以“臺山優禾”為抓手,利用其創建的“縣域供銷服務平臺+鄉鎮供銷實體服務站+村助理+耕戶”服務網絡,利用江門農技提供的農業生產資料,打造一個配送運轉中心、以“臺山供銷”為支撐、“臺山優禾”為樞紐、臺山市17個鎮街和天禾綜合服務站為重點、村級為終端的縣域農資服務網絡,構建“臺山供銷+臺山優禾+天禾綜合服務站+村(居)委會”的農資服務網絡體系。
2.加強基層農資經營網點建設。鼓勵系統企業“臺山優禾”擴大服務范圍,下沉銷售渠道,深耕縣域農資市場,發展連鎖經營、統一配送等現代服務方式,加強與基層社等鄉村各類農資市場主體的資源共建共享,拓展終端市場網點,鞏固擴大基層農資供應,夯實為農服務“最后一公里”。
(三)提升縣域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
大力推進農資銷售與技術服務有機結合是深化供銷合作聯社綜合改革、提升為農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要提高物技結合、定制服務能力,深入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積極參與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實施綠色農資品牌提升計劃。
1.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定制能力。充分發揮基層供銷合作社貼近農民的優勢,積極推行物技結合、技術承包、土地托管等服務,促進農業先進技術應用到田間地頭;以綠色生態為向導,強化測土施肥、統防統治、統配統施、農技作業等綜合服務能力。跟蹤服務小農戶和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用定制服務引導銷售,形成按需送貨、因地配肥、因需施藥、技術到戶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更好地滿足農業生產需要。在重要農時,可積極開展送產品、送技術、送服務的供銷農資下鄉活動,讓“供銷農資、放心農資、綠色農資”的良好品牌形象深入農民心中。
2.科技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一是加強現代農業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在機械化生產的應用,利用航拍測繪、地信系統、遙感系統等獲取稻田土壤肥力、病蟲草害、作業軌跡和水稻生產情況的各種數據,實現對作業情況、水稻生長狀況實時動態追蹤。二是推動“粵供銷”小程序的使用,建立服務組織和種植生產核心數據資源庫,構建電子合同、在線派工信息即時發布系統,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供需信息平臺,實現小農戶需求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精準對接。
(四)優化提升縣域農資供應結構
利用“臺山供銷”的服務能力與當地的服務規模加大綠色農銷售力度,引導農民使用生產托管服務,改變農業生產習慣,擴大有機肥、水溶肥、緩釋肥等新型增效化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采購供應。大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加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推進機械施肥、種肥同播、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應用,因地制宜為農民提供精準施肥用藥技術指導服務。試點期間,加強同農業農村等有關部門合作,探索實施病蟲害全程統防統治,積極爭取綠色農資示范田建設試點。
(五)積極推進縣級數字農資建設
在鄉村振興和數字鄉村發展戰略推動下,"臺山供銷"以"數字供銷"為抓手,構建"互聯網+現代農服"平臺體系,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數字化轉型。目前已建成五大數字化系統:現代農業服務管理平臺實現生產數字化管理;智能蟲情測報系統全天候監測病蟲害;紅火蟻監測系統實現疫情精準防控;數字田塊管理系統支持精準農業管理;智慧農業氣象與土壤檢測系統提供精細化服務。依托"臺山優禾"平臺,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推進農資農技服務數字化改革,促進生產、供銷、信用等服務供需對接,創新技物結合、技術托管等服務模式,全面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效能,為鄉村振興提供數字化支撐。
(六)健全完善系統縣域農資質量管理制度
指導督促所屬各類農資經營主體健全農資質量管理制度,切實把好入口審驗關,進貨前嚴格審核產品生產廠商、經銷商的相關資質證明和產品質量合格證等相關憑證,認真落實進銷貨臺賬、進銷貨發票、農資商品質量信譽卡等“兩賬兩票一卡一書”制度。
五、試點進度安排
第一年:加強保供工作,健全服務網絡體系。發揮系統農資服務主渠道作用;優化配置社有資本,集中優勢資源,加快培育壯大“臺山優禾”成為主營業務突出、帶動能力強、有市場影響力的骨干龍頭企業,強化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企業的影響力,構建“臺山供銷+臺山優禾+天禾綜合服務站+村(居)委會”的農資服務服務網絡體系。
第二年:提升服務能力,優化供應結構。提供10套可選擇定制服務方案,引導銷售,真正形成按需送貨、因地配肥、因需施藥、技術到戶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實現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制定綠色農資相關標準。
第三年:深化數字建設,完善質量管理。推動臺山區域“粵供銷”小程序使用,接入農資價格、農資購銷、線上培訓等功能,對廣大農民朋友提供農技線上培訓,最大限度讓農資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全面覆蓋臺山,形成可推廣復制的農資質量管理制度。
六、試點保障措施
1.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綠色農資”升級行動試點縣工作領導小組,以臺山市供銷合作聯社理事會主任為組長,臺山市供銷合作聯社理事會副主任為副組長,臺山優禾與各鎮基層供銷合作社主任為成員,成立“綠色農資”升級行動試點縣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機制、組建工作專班,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做好日常組織、指導、協調、督促、檢查等工作。辦公室設在臺山市供銷合作聯社綜合業務股,辦公室主任由綜合業務股股長兼任。
2.明確責任分工,強化責任落實。臺山市供銷合作聯社負責“綠色農資”升級行動工作統籌、實施方案與工作規章制度制定、機構設置、安全管理,臺山優禾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負責牽頭實施、人員配備、培訓推廣、農資儲備、配送運輸、廣東天禾農資江門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負責農資相關協助,各鎮、街基層負責日常配送及農技咨詢等工作。
3.積極爭取資金和政策支持。加強同發改、財政、農業農村、商務等部門溝通協調,在幫助農資企業承擔農資儲備任務、加大農資倉儲物流項目建設、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和政策支持。
4.做好經驗總結推廣。及時總結試點期間成功有效的經驗或做法、認真研究試點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形成高效穩定可持續的運營模式,提供健康可復制的發展模式,加大宣傳推廣,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