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起,由江門首家智能化育秧工廠——廣東供銷天禾臺山育秧中心培育的第一批水稻開鐮收割,經初步測產,平均畝產接近1000斤,喜獲豐收。

在“廣東第一田”核心區,連片的稻田金黃璀璨,沉甸甸的稻穗壓彎稻稈,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兩臺收割機同時開鐮,在農機手嫻熟的操作下,切割、脫粒、秸稈還田等作業工序一氣呵成,機箱不一會就裝滿了稻谷。收割機開到田邊,伸出長臂,把稻谷卸到運糧車上,種糧戶李永祥望著傾瀉而下的稻谷,豐收的喜悅浮現在臉上:“今年早稻收成可以,我個人直觀感受是很好的!”

李永祥是廣東供銷天禾臺山育秧中心的合作農戶。年初,在參觀完育秧中心后,他抱著“嘗鮮”的心態訂購了50畝秧苗。經過幾個月的精心培育,這批早稻畝產達到950斤,這樣的種植效果讓他十分滿意。李永祥說:“這幾年我們也加快購置農機具,從人工大田育秧到使用流水線,盡可能減少人力。現在有了育秧中心,育好直接插秧,而且收成比較理想,接下來我還會和他們保持合作,加大秧苗購買量。”

水稻要豐產,育秧是關鍵。上半年新啟用的廣東供銷天禾臺山育秧中心是育秧界的“超級工程”,它將水稻育秧場景從室外搬到了室內,從人們熟悉的地上搬到了“空中”,實現育秧培苗全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秧苗在最舒適的環境中生長,成活率達98%以上。
臺山天禾供銷農服都斛負責人周澤豪:“這批水稻我們是在江門市春耕現場會后,3月份插的秧,現在我們的平均畝產是900到1000斤。從今年早造水稻整個生長階段來看,我們育秧中心生產的水稻呈抗病性、抗倒伏、產量高等特點,第一批水稻是屬于豐產的,非常適合在臺山推廣。我們天禾股份臺山智慧農場在早造育秧有1000畝,接下來的晚造育秧工作我們會加大宣傳力度,增加推廣合作機會,讓更多農戶享受到智能育秧的便利。”
眼下,夏收基本結束,夏種即將到來,中心水稻育秧流水線又將開足馬力生產,為晚稻工作做好準備。
(來源:臺山發布整理自臺山融媒/記者楊塵、黃溢)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