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行政服務中心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 發布機構: | 臺山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 生成日期: | 2021-11-03 17:14:30 |
為深入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均等”屬性,切實解決特殊群體在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讓特殊群體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填平服務數字鴻溝,構建有溫度的數字政府
一是優化“粵康碼”應用。針對老年人不方便出示粵康碼的問題,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在市、鎮兩級政務服務大廳入口處配備“健康防疫核驗系統”,60歲以上辦事群眾只需把身份證放在識別設備上方停留2秒即可完成粵康碼核驗,優化提升老年人辦事體驗。同時,在市、鎮兩級服務中心及有條件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置了117個“粵康碼”打印服務點,由工作人員協助申領并免費打印“粵康碼”,進一步方便群眾辦事、出行。二是提升信息化服務能力。依托5G“政務曉屋”,在云坐席全程“手把手”指導下,申請人通過“粵省事”“粵商通”、廣東政務服務網等途徑提出辦事申請,經過可視化咨詢、輔導、材料預審,審批通過率大大提高。針對不熟悉電腦操作的群眾,可由云坐席提供代辦服務,暢通政務服務“綠色通道”。同時開啟特殊人群便捷通道,50歲以上群眾通過刷身份證即可進入辦事,增設手語坐席和英語坐席,滿足不同人群的辦事需求。

二、完善便民服務設施,提升人性化服務體驗
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特殊群體的實際需求,不斷完善政務服務大廳各項便民服務設施,為特殊群體提供人性化服務。在停車場設置無障礙停車位,每層服務大廳均設有無障礙通道和無障礙洗手間,極大方便行動不便的群眾;在服務大廳配備一臺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用于緊急心臟驟停情況下的急救,為辦事群眾提供急救保障;設置“愛心媽媽小屋”,屋內育兒設施齊全,設有叫號顯示屏,方便群眾照料嬰幼兒的同時掌握辦事排號情況,“愛心媽媽小屋”也于2019年被評為省級示范點。

三、建立“愛心服務隊”,提供精準的貼心服務
在市、鎮兩級政務服務大廳建立“愛心服務隊”,形成上下聯動機制,定期深入村(社區)為有政務服務訴求的特殊群體提供上門辦事服務。市級“愛心服務隊”為特殊群體開通綠色通道,主動提供身份校驗等上門服務;鎮級“愛心服務隊”為特殊群體提供社保、新農保、評殘、民政年審等10項業務上門辦,助力打通基層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共提供上門服務近120次。

四、設立志愿服務綠色通道,打造精細的服務品質
在政務大廳設立“學雷鋒志愿服務站”,以“傳遞愛心、傳播文明”為宗旨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緊貼特殊群體需求特點,提供老花鏡、輪椅、醫藥急救箱、手語服務、殘障服務等便民服務,并提供咨詢、導辦、幫辦等“一對一”服務,手把手指導協助特殊群體完成辦事環節,著力提升我市政務服務質效和群眾滿意度。開設“綠色通道”專窗,對特殊人群提供優先辦理、專人協助、先行收件,容缺受理等服務,為特定對象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務通道和服務形式。

五、加大宣傳培訓力度,營造良好的政務氛圍
今年以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創文工作,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基層開展政務服務系列宣傳活動5次,手把手教會群眾通過“指尖辦”的方式辦理政務服務事項,讓其充分享受“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帶來的便捷服務。2021年8月,組織政務服務能力提升培訓班,參訓人員覆蓋全市17個鎮(街)、313條村(社區)的政務服務工作人員,重點圍繞政務服務軟硬件應用、“數字政府”成果應用等進行講解培訓和實操指導,全面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真正實現政務服務“就近辦”。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