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民〔2025〕2號
TSBG2025002
各鎮(街)政府(辦事處),市發展和改革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衛生健康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審計局: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推進我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建設以及規范化運營管理,現將《臺山市民政局關于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臺山市民政局
2025年1月22日
臺山市民政局關于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工作方案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推進我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建設以及規范化運營管理,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若干措施》(粵府辦〔2019〕23號)、《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康養服務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江府辦〔2020〕11號)和《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江門市基本養老服務清單的通知》(江府辦函〔2024〕165號)等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工作方針,遵循“因地制宜、社會運營、公益服務、可持續發展、特殊群體優先”的原則,以滿足廣大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復理療、文化娛樂、精神慰藉和緊急救助等需求為目標,擴大全市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供給,推動養老服務供給結構不斷優化、養老服務質量持續改善、養老服務市場更加放開,進一步完善我市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
二、工作目標
到2027年底,臺城街道和有條件的鎮建有1-2家具有全托、日托、上門服務、對下指導、醫療服務、老年助餐服務等綜合功能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聚焦提質量、增效益,積極探索市場化、商業化運營模式。
到2030年底,現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穩定運營,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鞏固,服務輻射周邊社區,帶動屬地鎮(街)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水平整體提升。
三、建設模式
(一)民辦公助
社會力量自備房源,自主投資建設,自主運營管理,政府給予適當補助。
(二)公建民營
政府無償提供養老機構場地、服務設施,委托社會機構運營。
(三)政府購買公益性養老服務
政府制定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服務制定量化服務指標,科學合理核算經費,以項目外包形式對社會招標,購買服務。
四、經費保障
(一)建設補助
1.民辦公助類。由機構自主投資裝修的臺山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視場地面積、功能設置、服務內容等,市財政局給予一次性建設經費補助。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建筑面積為100-300 (不含300)平方米的,按建設投資額的50%給予補助,最高補助額為20萬元;建筑面積為300-600 (不含600)平方米的,按建設投資額的50%給予補助,最高補助額為30萬元;建筑面積為600-1000(不含1000 )平方米的,按建設投資額的50%給予補助,最高補助額為40萬元;建筑面積為1000平方米以上的,按建設投資額的50%給予補助,最高補助額為50萬元。
2.公建民營類。由各鎮(街)建設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視場地面積、功能設置、服務內容等,市財政局給予一次性建設經費補助。建筑面積在100-300 (不含300)平方米、300-600(不含600)平方米、600-1000 (不含1000)平方米、1000平方米或以上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40萬元、50萬元的建設補貼。建設補助經費用于場地租賃、裝修改造、設備購置等,鎮(街)自行提高標準部分,由鎮(街)歷年結余等自由機動財力自行解決。
建設補助經費分兩次撥付。申請機構獲批項目后,撥付第一筆建設補助經費。申請機構須在項目獲批后的3個月內完成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裝修及服務方案制訂工作。項目竣工后,經市民政局會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衛生健康局復檢評估通過,撥付第二筆建設補助經費。
(二)運營補助
對臺山市行政區域內舉辦的民辦公助、公建民營類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為轄區老年人提供全日托養、日間照料、居家上門服務、老年助餐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且運營滿一年的,給予運營補助。
平均每月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人次在600-1200人次、1201-2400人次、2401-4800人次、4800人次以上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每年給予不低于5萬元、10萬元、15萬元、20萬元的運營補助。鎮(街)每年要對所在轄區養老服務設施進行年度考核,有條件的可委托第三方對項目建設、服務內容、管理制度、運營成效、服務質量等相關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考核評估。運營機構需按照評估機構的要求提供材料。運營考核評估等級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運營機構評估考核等級為合格以上等級的,給予相應的運營經費補助。評估等級為不合格的,由鎮(街)限期三個月整改;經整改仍不合格的,由鎮(街)依法解除運營服務協議、取消運營補助,并根據運營服務協議約定追回有關建設補助。各鎮街應將考核情況報市民政局備案。各鎮街應采取措施禁止經整改后考核仍不及格的運營機構3年內參與市、鎮(街)組織實施的同類服務政府采購項目。
(三)政府購買公益性服務類
政府購買公益性養老服務是指政府將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服務制定量化的服務指標,科學合理核算經費,以項目外包形式面向社會招標采購。
1.服務類項目的采購。政府購買服務的范圍為:老年人認知障礙癥的篩查、健康干預;安寧療護;疼痛照護中心等專項服務。按照運營周期設置,服務類項目的補貼為:
(1)運營期7-12個月的;服務經費為30萬元以上,50萬元以內。
(2)運營期4-6個月的;服務經費為20萬元以上,30萬元以內。
(3)運營期1-3個月的;服務經費為10萬元以下。
2.工程類項目的采購。政府采購范圍為居家養老適老化改造工程。以工程所服務人數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指標為原則,補貼標準為:
具有本市戶籍的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范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每戶每年可申請1萬元工程改造補貼;政府組織相關單位進行改造測算,制定改造的標準,將工程發布社會公開招標。
(四)醫養結合補助
同一法定代表人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設立醫療機構對內提供醫療康復服務,已領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且正常運營一年以上的,給予設立登記補助。醫療機構名稱含有“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字樣的,一次性給予不低于10萬元補助;醫療機構名稱含有“門診部”“診所”“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字樣的其他類型醫療機構的,一次性給予不低于5萬元補助;所設醫療機構納入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的,再一次性給予不低于5萬元補助。
(五)床位補助
新增床位是指新建、改建和擴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而新增加的全托養老床位。新增床位不含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因更名、轉接、移交等原因引起的床位變化。根據《江門市人民政府印發〈江門市民辦社會福利機構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江府〔2018〕31號),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每新增一張全托養老床位的補助額度為5000元。
五、實施步驟
民辦公助類和公建民營類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項目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一)民辦公助類
由機構自主尋找房源、投資裝修經營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項目。
1.項目申報。參照江門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設施設備配置規范有關要求進行選址建設。機構提出建設意向,報屬地鎮(街)審核同意后,填寫《臺山市老年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項目建設申報表》上報市民政局。市民政局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衛生健康局進行實地查看后,提出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
2.評估審批。機構向市民政局正式提出申請并提交下列材料(所有提交的材料一式兩份并蓋公章):
(1)《臺山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補助項目申請表》。
(2)申請補助項目可行性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申請項目名稱、選址地點、場地建設總面積、項目具體實施單位名稱;項目擬開展地域的老年人口、老齡化現狀、社區服務資源等情況;項目的主要功能、運作模式、服務內容、覆蓋人群等;項目開展擬定的組織結構、人員配備、資金來源、申請補助額度等。
(3)房產或場地使用權證明(如房產證、場地租賃合同等)、 消防合格許可證件。
(4)補助金預算用途清單。
(5)金融部門或申請部門出具的主體資金落實的資信證明。
市民政局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衛生健康局進行審核評估,評估通過后,由市民政局向市財政局申請建設補助經費。
(二)公建民營類
參照江門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設施設備配置規范有關要求進行選址建設。由鎮(街)提供、租賃物業裝修建設且配備相應設備,并確定運營機構的社區養老服務項目。
1.場地條件符合有關要求,已具備進駐條件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項目。
(1)項目申報。鎮(街)對轄區內社區服務設施資源進行全面排查,統籌規劃現有資源。對于場地條件符合要求,已具備進駐條件的提出建設意向,填寫《臺山市老年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項目建設申報表》上報市民政局。市民政局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衛生健康局進行實地查看后,提出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
(2)需求調查。由鎮(街)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項目的需求調查,提交申請補助項目可行性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申請項目名稱、選址 地點、場地建設總面積、項目具體實施單位名稱;項目擬開展地域的老年人口、老齡化現狀、社區服務資源等情況;項目的主要功能、運作模式、服務內容、覆蓋人群等;項目開展擬定的組織結構、人員配備、資金來源、申請補助額度等。
(3)確定運營機構。由鎮(街)按有關規定確定運營方,并簽署雙方服務協議,協議文本報市民政局備案。
(4)進駐服務。運營機構完成服務方案制訂后即可正式進駐開展服務,由鎮(街)每年負責組織對運營服務方實行績效評估,經評估合格后運營機構可自動延續服務;評估不合格或出現合同違約且無法按時完成整改的,可終止協議,另行選定運營機構。
2.場地條件基本符合有關要求,但需進行簡單改造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項目。
(1)建設申請。由鎮(街)根據場地情況,擬定改造方案、提出改造需求上報市民政局。市民政局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衛生健康局審核通過后,由市民政局向財政部門申請落實經費。
(2)場地改造。改造經費落實后,相關鎮(街)盡快組織實施場地改造,并依照本類“項目1”的步驟同步開展后續工作。
3.需通過新購、租賃、改造或裝修來落實場地條件和功能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項目。
(1)項目申請。按照有關程序申報項目立項。
(2)場地建設。鎮(街)組織開展場地建設施工,同步依照本類“項目1”的步驟開展后續工作。
(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場地來源
場地來源可包括:
1.利用閑置或物業置換方式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尤其要注重整合社區健康(衛生)服務中心(或站)、黨群服務中心等現有設施;
2.鼓勵單位、個人提供自有物業建設養老服務設施;
3.新建或城市更新改造項目中配套的養老和社區服務用房;
4.在上述條件無法尋找到合適的建設場地情況下,可通過購置、租賃等方式開展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
各有關單位和鎮(街)要高度重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領導協調工作機制,全面整合資源,穩步有序推進。
(二)落實投入
落實對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的財政投入,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保障,在上級和本級社會福利彩票公益金收入中統籌安排。完善財政資金的撥付和監管,探索公共服務多元投入機制,鼓勵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社會組織,承接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和日常運營,加大對社會組織的補助力度。運營主體必須進行獨立的財務核算與審計,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高效使用。
(三)落實責任
市有關單位和鎮(街)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抓好落實,積極推進項目建設。
市民政局統籌抓好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推進工作,加強與鎮(街)、市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督促檢查實施情況。
相關鎮(街)負責組織本轄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的審核、選址、建設和監督管理。
市發展和改革局負責有關項目的審批。
市財政局負責落實、核撥建設補助、運營補助資金等有關工作。
市自然資源局負責指導鎮(街)落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場地選址、建設用地、規劃等工作。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依據消防技術規范依法對建筑總面積大于1000平方米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進行審查、驗收,對于小于1000平方米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進行備案。
市衛生健康局負責指導有關醫療、衛生事宜,按規定發放有關資格證書。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指導有關食品衛生設施設置,按規定發放有關資格證書。
市審計局負責對補助資金進行審計監督。
七、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附件:1.臺山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項目建設申報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