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市信訪局”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光伏發電產業是國家目前大力扶持的清潔能源產業,也是江門市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推動和引進的清潔能源產業,臺山市的“漁光互補”光伏太陽能項目便是其中之一。近日,臺山法院多元解紛與臺山信訪超市“外送服務”聯動結合,有效化解了臺山市汶村鎮大擔村委會的4起涉光伏產業項目農村土地租賃合同糾紛,破解了該村回收咸圍的兩年僵局,積極護航臺山光伏產業項目發展。
光伏項目入駐
清退補償款協商不成激化矛盾
“漁光互補”,魚塘“下可養魚,上可發電”,立體利用空間,光伏與漁業、農業高效有機結合,還可延伸發展光伏旅游,為地方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2020年1月,近3億元投資額的光伏產業項目入駐臺山汶村鎮,其中大擔村委會決定回收村內發包的咸圍支持項目發展,便與承包人張某簽訂土地收回協議,約定張某退回白沙圍全部咸圍,村委會給予張某經濟補償。由于張某將承包的咸圍又先后轉租給麻某、陳某等人,在回收的過程中,麻某、陳某等4名養殖戶認為清退補償款過低,不同意退還。
眼看光伏項目建設在即,村委會、張某多次上門與4名養殖戶協商卻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張某則將4名養殖戶的咸圍居住地水電切斷,希望他們能就此妥協。而這一舉動卻進一步激起了4名養殖戶的抵觸心理,堅決不肯搬離魚塘,雙方一直互不相讓,一轉眼停水停電也達2年之久,4名養殖戶生活大受影響,難以忍受,便多次前往鎮政府及市信訪局上訪。鎮政府多次派人調解,卻也無法化解4名養殖戶的心頭結、心中怨,4名養殖戶認為村委會、張某一方存在過錯,村委會屢次與其協商補償金也堅決不同意。無奈之下,今年2月底,大擔村委會以侵占咸圍為由將4戶養殖戶訴至臺山法院。
多元解紛+外送服務
兩年僵局半天調化解
承辦該案的海宴人民法庭劉偉法官研判案件后認為,該案涉及臺山市重要的建設項目,而雙方矛盾尖銳,即使一紙判決下來,也難以令雙方服判息訴,矛盾沒有徹底化解,最終不利于社會的穩定和諧,調解仍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辦法。
于是,結合養殖戶的信訪訴求,海宴法庭與汶村鎮鎮信訪超市聯動配合,通過“多元解紛+外送服務”,由海宴法庭劉偉法官與汶村鎮“信訪超市”調解骨干組成調解團隊,先后上門與村委會干部、涉案咸圍的養殖戶等多方交流了解,找準矛盾點,制定調解方案。

劉偉法官實地查看了解光伏項目建設情況
首先,劉偉法官充分利用向被告送達應訴材料之機,做好養殖戶的情緒安撫工作,緩和雙方對立情緒,同時,告知他們理性處理矛盾糾紛,可以提出合理的訴求。隨后,調解團隊與村委會溝通,協商能否就清退補償問題退讓一步,給雙方有商量回旋的空間。
在開展“背對背”的溝通后,3月中下旬,調解團隊組織汶村鎮大擔村委會、4名養殖戶在汶村鎮司法所開展庭前調解。由法院、檢察院向當事人釋明法律,做好思想工作,由鎮司法所、綜治維穩中心從經濟補償款的補償原則、退還咸圍的必要性等方面展開分析和解釋。經過數小時的調解工作,雙方情緒逐漸緩和,矛盾逐漸“融化”,均開始接納合理的意見。

調解團隊組織雙方現場調解
調解工作從早上9時持續到下午3時,最終促成了雙方達成一致調解意見:由大擔村委會向4戶養殖戶補償承租款共計552萬余元;養殖戶在收到款項后10日內將涉案咸圍返還給村委會。歷時兩年多的糾紛終于在多方共同協力下圓滿化解。
近年,臺山市積極構建和完善多元解紛機制,推進源頭化解矛盾糾紛,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助力推進臺山市全面鄉村振興,為構建臺山發展新格局提供有力保障。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