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科工商務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臺山有耕地面積56821.69公頃
蔬菜種植面積就達到1934.87公頃
臺山是廣東的農業大縣
也是珠三角地區重要蔬菜供應地之一
其中最負盛名的
有臺山冬瓜(黑皮冬瓜、灰皮冬瓜)
臺山蘿卜、臺山菜花、臺山芥蘭、臺山蓮藕等

位于沖蔞鎮的臺山黑皮冬瓜種植基地(沖蔞鎮人民政府供圖)
臺山冬瓜質優色潤,外體均勻,肉厚皮薄,甘甜爽口,耐于儲存運輸,具有寧神消暑、清熱解毒的功效,是天然的綠色保健食品。2004年6月,臺山(沖蔞)冬瓜獲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10年,沖蔞黑皮冬瓜被指定為上海世博會特供農產品。
冬瓜作為一項主要農產品,聰明的臺山人不僅讓它成為餐桌上的一道道美食,更是將其作為寄托鄉情別緒的饋贈佳品,這就是臺山冬蓉及臺山冬蓉月餅。
臺山冬蓉

臺山冬蓉(圖片選自《臺山名優特產》)
臺山冬蓉采用傳統方法手工制作,形如青綠色的碧玉,呈一絲絲的透明狀像魚翅一般,入口如翅,甜而不膩,清甜軟滑,有清熱消暑、解渴利濕等功效。

臺山灰皮冬瓜(圖片選自《臺山名優特產》)
臺山冬蓉傳統方法手工制作技藝十分講究,必須挑選自然生長約150天的灰皮冬瓜為原料,經過手工刨皮、去囊去籽、刨絲、水煮、過冷河、壓水和翻炒等多個步驟。

臺山冬蓉制作過程——刨絲(海宴鎮人民政府供圖)
翻炒時用黃銅鍋(目的使冬蓉的顏色更鮮澤透亮,有魚翅般的視覺效果)、柴火連續翻炒4個小時。最終做出來的冬蓉呈青綠色透明絲狀,又韌又滑。

剛出鍋的臺山冬蓉(海宴鎮人民政府供圖)

秘制冰翅冬蓉(圖片選自《臺山名優特產》)
臺山人開始制作冬蓉的具體時間已無法考證,關于其起源,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海宴鎮一位老人在廚房用冬瓜煲糖水,但老人只顧著跟鄰居聊天,忘了鍋里沸騰的糖水,待老人回過神來時,水早已煮干,只剩下冬瓜渣了。或許是因為冬瓜與糖的比例調得剛好,這些冬瓜渣甜而不膩,非常美味。老人靈機一動,把冬瓜渣當成餡料放入糕點中,意外發現,糕點格外美味。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地人都學會了制作這種美味的餡料。
2017年,臺山海宴冬蓉制作技藝入選江門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年,海宴冬蓉制作技藝入選廣東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20年,譚正俊入選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臺山冬蓉月餅

臺山冬蓉月餅(海宴鎮人民政府供圖)
臺山冬蓉以其獨特的外形和清爽的口感征服了人們的味蕾。經過研究,當地人認為臺山冬蓉脂肪量少,甜而不膩,是較健康的月餅餡料,也是最適合制作月餅的餡料之一。

臺山冬蓉月餅(圖片選自《臺山名優特產》)
20世紀50、60年代,臺山海宴地區開始批量生產冬蓉月餅。冬蓉月餅形狀大多為圓鼓形或小正方形,表面紋路清晰、色澤金黃、側面部分餅皮呈乳黃色,底部周圍無焦圈,皮薄餡多,入口軟滑,甜而不膩。20世紀80年代,臺山嘉樂城食品廠創始人譚正俊等一批企業和從業者創作出臺山冬蓉餡料系列產品,迅速成為了中秋月餅市場的暢銷產品。

單蛋黃冬蓉月餅(海宴鎮人民政府供圖)
隨著海內外臺山鄉親的交流日益加大
臺山冬蓉月餅隨著臺山鄉親的腳步走出國門
成為海外鄉親鄉情的寄托
制作單位
廣東省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臺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