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科工商務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3月9日上午
臺山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五次會議閉幕
會議票決確定
臺山市人民政府
2025年度民生實事項目
十大民生實事
一、加大老年人關懷服務力度
為至少354名失能老年人提供免費健康管理等上門服務,推動實現65歲及以上老年人醫養結合服務率超過40%,城鄉社區規范健康管理服務率達到65%。
開展養老服務人員培訓達390人次,全市養老機構院長和養老護理員培訓上崗。
保障全市20個長者飯堂及新增4個助餐服務點運營服務。
二、提高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和關愛服務水平
保障各類底線民生發放標準,全市低保標準為950元/人月,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供養標準為1520元/人月,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標準提高至2375元/人月。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分別從每人每月202元、270元提高到209元、280元。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及時高效處置預警信息,實施精準化救助。加強對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探訪關愛服務,實現建檔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全覆蓋。
三、提升穩定就業保障水平
完善1個“就業驛站”建設,依托“零工市場+就業驛站”服務體系,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就業服務,把就業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提供崗位推薦、就業政策咨詢服務,打通群眾充分就業的“最后一公里”。同時,搭建就業服務信息平臺,提供精準就業匹配服務。
為外賣騎手、即時配送騎手、網約車司機、同城貨運司機等新就業形態人員開展職業傷害保障。
開發就業見習崗位150個,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組織高校畢業生和失業青年參加就業見習。
開發儲備不少于15個公益性崗位。
開展“粵菜師傅”培訓100人次以上。技工院校招生800人以上。
開展“南粵家政”培訓300人次以上。
四、推動構建高質量公共教育服務體系
構建城鄉學前教育一體化管理資源共享機制,建設廣海鎮中心幼兒園城鄉學前教育一體化管理資源中心,實施鎮、村幼兒園一體化管理,提高村幼兒園的保育教育水平。
推動廣州市鐵一中學與臺山市第一中學建立托管幫扶關系。
繼續落實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將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最低標準從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學生生均經費由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提標后惠及殘疾學生超460人。
五、開展關愛孕產婦、新生兒健康服務
開展出生缺陷綜合防控,為2600名符合條件的孕婦免費提供地中海貧血、唐氏綜合征、嚴重致死致殘結構畸形的產前篩查。為3000名新生兒免費提供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蠶豆病、苯丙酮尿癥、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和新生兒聽力篩查。
六、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和醫療保障水平
聘請2名副高級以上職稱的退休醫生到基層衛生院擔任首席專家,建設特色專科,開展新業務、新技術,“傳、幫、帶”打造專科團隊,充實基層衛生人才隊伍,進一步提升基層群眾對優質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獲得感。
持續推進廣東省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江門市五邑中醫院兩家三甲公立醫院與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開展“組團式”幫扶工作,提升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醫療服務能力。
拓展醫保報銷范圍,明確我市輔助生殖技術醫保報銷待遇標準,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到職工醫保1萬元、居民醫保5000元。 提高職工醫保住院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由原來的56萬元提高至58萬元。
為我市中小學校、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配置10臺AED,并開展技能培訓,織密“黃金四分鐘”院前急救網絡。
七、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加大對轄區市場食品安全抽查檢查頻次,全市完成不少于2831批次(含農業農村部門820批次)食品抽檢任務,食品檢驗量達到每千人6.5批次。
在全市農貿市場(含商場超市)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全年快檢不少于6.3萬批次,并及時公示快檢信息。
完成藥品經營使用環節監管藥品抽樣60批次。
八、因地制宜統籌推進城市生活污水治理
新增改造城區供排水管網不少于16公里。
九、提升城鄉安居宜居保障水平
持續做好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完善租賃補貼發放,新增籌集建設保障租賃住房270套,新增發放租賃補貼50戶。
優化臺城北郊路(北郊臨時市場段)交通標線、車位、護欄。
十、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和市區公共充電設施建設
升級改造農村公路19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舊橋梁3座。
持續擴大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全年共建成充電樁175支,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出行充電需求。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